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_99re国产视频_国产经典视频一区_网站在线观看你懂的

熱門關鍵詞:商用車 卡車 客車 中通客車 中高端客車 新能源客車 

中通:人才是“二次創業”的關鍵

時間:2011/3/23 18:11:09來源:商用汽車新聞作者:商用汽車新聞責編:0條評論

 

以技術中心主任李晨為首的中通客車技術中心員工最近心情特別“High”,總覺得渾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勁兒,心中有一股又一股似巨浪般的激情在沖擊,他們十分確定地感覺到:事業的春天來了。

 

中通客車新任總經理孫慶民一到任,落實的幾件大事中有兩件與技術中心有關。一是漲工資,幅度非常高!技術人員工資漲幅之大,在中通客車歷史上從未有過,在聊城這個平均收入水平并不高的小城,此舉堪稱震撼!另一件是改善辦公環境,技術中心規劃搬到中通賓館會議廳辦公。那個會場非常棒,幾百平米無一根立柱,視野開闊得很。

 

“再苦、再累、再加班,我們沒有怨言。”在中通客車采訪調研期間,記者從各個部門都能聽到類似的心聲。3月7日,記者來到中通賓館時已近午夜,但車間的工人仍在加班。“訂單多,工人干勁兒很足。”同行的品牌部員工伊雷說。在隔天的專訪中,孫慶民也感到欣慰,人是第一生產力,現在中通客車員工士氣高漲,“我有信心完成董事會交給的各項任務指標!”

 

$Next$

 

老兵新戰士

 

對于一個新上任的領導,判斷他能否帶領員工完成開拓性任務,一般都會關注這幾個方面:以前他在哪里任職?業績如何?到了新崗位后,他頭幾腳是如何踢的?效果如何?

 

5年前,孫慶民就是中通人,當時是公司副總經理。2005年,服從組織安排,他被調到山東魯峰專用汽車有限公司任董事長兼總經理、黨委書記。他把一個瀕臨倒閉的小廠,改變成一個在業內很有名氣的專用車企業。5年來,該企業的業績年平均增速50%以上。在干得正好之時,同樣是服從組織要求,他又被調回了中通客車。董事會給他下達了銷售收入增長6億元(同比增長30%)的硬指標,他毫不猶豫地接了下來。

 

“我熟悉中通客車的歷史,所以看到那些營銷將士時感到格外親切。但離開的這5年,企業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這些是我不了解的。”孫慶民坦誠地說。他把自己稱為“老兵新戰士”。據記者了解,這個“新戰士”,為了中通客車的發展,真是敢挑重擔,敢負重責。

 

地處市區,中通客車目前的生產基地已再無拓展空間,產能嚴重受限。為了讓新基地盡快建設投產,剛一上任的孫慶民便身先士卒,跟著市領導的車,見縫插針地進行匯報,其目的就是為了早日見到領導、拿到批文。他成功了,市領導不僅現場辦公進行批示,還高度表揚了孫慶民這種為企業發展既執著又變通的工作精神。記者看到了新基地的效果圖,那真是一塊讓人羨慕的“寶地”:1500畝地,三面環公路、一面有河。從物流設計和使用效果來說,都非常方便。據悉,該基地投資11億元,將于近期動工。

 

多管齊下    重新排列組合

 

2010年,中通客車銷量近9000輛,銷售收入超20億元,國內外市場占有率連續保持在5%以上。中通客車是一個走得很穩健的企業,但作為一個上市公司來說,前進的腳步事實上可以更快。

 

$page$

 

2010年12月31日,孫慶民到中通客車上任。經過全面深入的調查分析,他得出結論:與行業龍頭企業“三龍一通”相比,中通客車市場占有率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三思之后,他決定對中通客車現有資源進行重新排列組合,以期適應更快的發展速度。2011年剛一開年,中通客車就提出了“二次創業”的戰略理念,調整產品結構,調整營銷組織架構,提出以產品創新為先導,將“富員強企”加入到企業文化中去。

 

“我們的產品結構將從中低端向中高端發展,發揮優勢,搶占中高端客車市場。中通客車在新能源車方面起步最早,也發展得很好,這個優勢我們要繼續保持。同時,還得加快在國際市場的拓展力度。 對于營銷組織架構,我們也進行了調整,改變原來的分散局面,這樣才能形成合力,像拳頭打出去一樣有力。對于一些重點區域,我要求他們完成占有率的指標,比如山東的指標就是40%。另外,落實速度一定要快,每個月都要完成指標,有增長。歡迎媒體朋友一個月來一次,我們每個月都會有很大的變化。”孫慶民說話的語調并不高,非常平和,但思路十分清晰,他的眼中閃著堅定的目光,是那種看起來就樂于接受挑戰的人。

 

“二次創業”以人為本

 

董事會給孫慶民定了明確的“二次創業”方向:加快產業發展,努力打造中國客車業知名品牌,成為中國客車業節能與新能源的領導者,盡快進入第一陣營。打造雙百企業,即產值超百億元,企業的市值超百億元。同時,員工人均收入要達到業內最好水平。在市場結構上,國外市場和新能源客車將占銷售收入的30%和20%,在國內市場,傳統客車占50%。

 

“有了好產品,不愁中通客車干不好。”孫慶民篤信這一點。所以,他到任后首先大幅提高技術人員的工資。他和董事長李海平開玩笑說:“其他指標沒完成,漲工資的指標超額完成。”事實上,李海平很支持孫慶民的各項改革。他們都認為,人才是企業技術創新的載體,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通客車地處聊城,最大的劣勢是人才短缺,難以引進高層次人才,因此我們的技術創新必須闖好人才這一關。近幾年,中通客車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技術人才,但高端人才、創新型人才仍顯不足,這成為制約企業技術創新的重大問題。因此,我們提出把企業辦成學習型組織,倡導員工終身學習,把單純追求資本和利潤演繹為重視人才、重視素質、重視智力開發。我們要在外引內培、拓寬人才渠道的同時,積極探索用人之道,真正使各類人才進得來,留得住,用得好。”孫慶民在全體員工大會上說。

 

企業的最終目標是利益最大化和可持續發展,但是企業的發展成果要惠及員工及社會。孫慶民認為,再好的設備、再先進的技術都離不開人,因此人才是企業“二次創業”的關鍵。“富員強企”是中通客車企業文化新增的內容。員工富了,毫無疑問是建立在企業發展壯大的前提之下的。員工有積極性了,企業也將獲得更大的發展。

 

“要求干部員工做到的,我本人一定先做到。”孫慶民告訴記者,他每天第一個到公司,周末也加班。沒事兒時經常到員工食堂轉轉,看看用餐環境,嘗嘗菜做得怎么樣。“只有重視員工的工作和生活,才能調動和發揮員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來開展工作,這樣才能實現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當我在每一位員工的臉上看到的是輕松、愉快和幸福,中通客車就不愁成為一個和諧、基業長青的企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