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_99re国产视频_国产经典视频一区_网站在线观看你懂的

熱門關鍵詞:中通 李海平 客車 夢想 現實 

中通2011 夢想照進現實

時間:2011/1/17 10:35:47來源:方得網 姚薇作者:方得網 姚薇責編:0條評論

 

“2010年,中通銷售超過9000臺,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當問及中通客車2010年銷售情況時,李海平這樣告訴《方得商用車網》記者。


    2011年1月12日,中通客車發布業績預告稱,預計其在2010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3800萬元-4100萬元,較2009年同期增長85%-100%;實現每股收益為0.16元-0.17元,較2009年同期增長85%-100%。

 

$Next$

 

中通領航客車


    “2011年是中通二次創業的元年。”2010年歲末,中通客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海平在接受《方得商用車網》記者采訪時,這樣說道。


    中通客車銷量在2010年實現快速增長,增速遠超客車行業平均增速。為什么在這樣快速增長的業績下,李海平還要提出二次創業的概念呢?


    夢想


    有夢想,才可能有成就。


    中通是個有夢想的企業。而這個夢想,也許并不為業界所了解。這個夢想,一直埋在中通客車董事長李海平的心里,埋在中通員工的心里。


    正是因為這個夢想,中通客車才不滿足于2010年的業績增長,提出二次創業的概念。


    因為有夢想,2000年,中通客車就和歐洲著名的客車制造商,荷蘭博發公司合作,把歐洲先進的客車研發技術和生產技術引進中通。


    因為有夢想,中通客車才能把大批的研發人員和一線工人送到博發公司工作學習,中通客車的標準是:不僅僅要造國內領先的客車,還要用歐洲客車的制造水準來造客車。

 

$page$


    因為有夢想,中通客車才敢為天下先,當新能源還只是一個概念時,中通客車就敢在新能源客車這個新興產業上投入巨資進行研發。2005年,中通客車內部經過充分論證以及一年多時間的技術準備,正式開始新能源客車研發工作。在當時,新能源客車還只是一個概念,什么時候可以產業化,沒人能知道。領先一步,就意味著短期內不能看到效果,就意味著要犧牲中通的一些短期利益,如果不是心中懷有夢想,中通客車又怎么會投入巨資做一個未來產業的研發?


    如果不是有夢想,中通客車也不會建立中通教育學院。正是因為中通有夢想,中通也愿意給員工以夢想,并且要讓中通教育學院作為員工實現夢想的一個途徑。中通要給員工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而不僅僅局限于當前。


    正因為有夢想,中通客車愿意為未來付出艱苦的準備,而不在意現在是否就有很好的回報。


   現實


    對于中通客車這個有五十年歷史的國企來說,雖然夢想很美好,但現實有時很殘酷。


    歷史,是財富,有時也是包袱。中通客車1958年建廠,50多年的歷史既帶來了文化的傳承,也有了“創新”的成本。廠房久遠、設備陳舊、車間布局不合理,雖然中通客車從2001年開始持續投入,進行技改,但是,有很多問題都是根上的問題,不是技改可以解決的。很多新興客車企業可以在廠房規劃時就按照最先進的技術進行,起步就快中通一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廠房設備等先天不足的情況,中通客車只能在研發、生產上比別人更下功夫。


    在地利上,中通客車也沒有優勢可言。中通客車所在地山東聊城,不但不是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就連二線城市也算不上,沒有機場,火車很多都只是過路車,高速公路也不發達。這樣的情況下,很多人才自然不愿到山東聊城來。


    幸好,中通客車有著比較好的企業文化,中通人都有奉獻精神,老的員工流失率很低。


    “雖然有很多企業到中通來挖人,還好,中通很多員工都有著‘誠信、專業 、進取、和諧’的企業價值觀,都能愛崗敬業、勤勤懇懇、盡職盡責。中通的員工流失率一直比較低。”李海平這樣告訴記者。雖然中通員工可以留在中通,但是,要從其他吸引新的人才,中通客車就明顯處于劣勢。


    聊城不僅在吸引人才上不如別的城市,在公交車的需求上同樣也不能給中通客車帶來大量訂單。現有有些位于北京、上海、廣東的新興客車企業,因當地公交車更新每年就能獲得上千訂單。另外,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發達,對客車需求量大且車輛檔次高。而中通客車的很多高檔客車都是賣到了深圳等地,這樣,中通客車不僅僅是運輸成本提升了,就是在溝通的便利性上也輸給南方企業。


    另外,江浙地區是汽車零部件商的聚集區,客車企業采購零部件不但運費低,而且,運輸時間短,可以大大提高生產的及時性。中通客車在零部件的采購和儲存上,又相對江浙企業,輸了一塊。

 

$page$


    2011 夢想照進現實


    2011年,對中通客車來說,是夢想照進現實的一年。


    “2011年,首先是搬家元年。”李海平這樣說,“新的廠址已經審批通過,近期有望可以開始建設。”新廠房的獲批建設,對中通和李海平來說,都是一個跨越式發展的助力器。中通客車的發展一直都受到老廠區產能和生產設備和生產流程、組織等方面的限制,大大影響了中通客車趕超競爭對手。有了更好的生產條件,生產能力也得到提高,中通就像在打仗時,終于換上了和對手同樣的武器,炮彈也從不足變成了充足。


    其次,中通客車的新能源客車將會在2011年有更大的發展。2008年,從國家正式明確支持新能源汽車開始,中通客車在新能源上的多年付出終于開花。2010年,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截止2010年11月底,中通新能源客車訂單已超過 300 輛,市場占有率達到10%,市場范圍覆蓋山東、浙江、天津、福建、上海、臺灣、海南等市場,中通新能源客車大規模產業化的時代已經到來。


    “臺灣對中通的新能源客車很滿意,批量訂單有望近期達成”,“出口新加坡的節能環保客車,經過兩個月的滿載、爬坡、下坡等實驗,節能達到 20%,深受客戶好評。”李海平告訴《方得商用車網》記者,“中通新能源客車不但在國內得到客戶認可,在海外也受到客戶關注和青睞。”


    “我們的新能源客車之所以現在做到了產業化的程度,就在于中通客車起步早,我們經歷的也多,失敗的也多,所以我們更清楚哪條路是可行的。”李海平這樣總結中通客車在新能源方面的優勢。十二五規劃,國家再次明確加大對新能源客車的扶持力度,在新能源客車走在行業前列的中通客車會在2011年結出更多碩果。


     “2011年,還是新疆元年”。提到新疆中通客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疆中通),李海平認為,新疆中通會在2011年有更大的發展。在客車行業,新疆中通算是比較成功的一起并購案例。“新疆中通還是比較認同中通文化,認可一個中通理念的。雙方股東合作愉快。新疆中通是新疆惟一的客車廠,其戰略意義不僅僅限于供應新疆及周邊地區的客車,還在于可以出口新疆周邊的國家。2010年,新疆中通銷售收入突破了8000萬。今年,新疆公司要打好平臺,進行場地搬遷,要上更大的臺階。”李海平如是說道。


    2011年還是中通的管理元年。“2011年,中通公司的ERP管理系統也要結出碩果。這個系統經過了三年的準備”,李海平認為ERP系統在2011年會使中通的現代化管理水平提升一個新的高度。


    “中通客車要二次創業,再創輝煌。 2011年,中通客車要站在1萬輛的平臺上,有新的突破。在新能源客車產業化,創造新的高度;在市場上獲得更多認同,打造新型戰略產業。”李海平這樣展望2011年,“中通要給自己留下傳承的東西,比如企業文化。同時,中通客車還要打造新的系統、新的平臺,引進人才,實現再發展。”


    對于二次創業的目標,李海平說:“從2011年開始,中通客車要以35%以上速度發展,3年爭取收入翻一番。中通客車挑戰的目標是:2013年有50億銷售收入,2015 年有80-100億銷售收入。”


    中通的夢想,還不僅僅是上述這些干巴巴的數字。中通要做中國最好的客車企業,要做世界的優秀的客車企業。無論通向這個夢想的道路怎樣曲折和艱辛,中通客車都會為之奮斗。2011,只是這個夢想道路上有著美麗風景的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