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發展 中通新能源客車穩健前行
2010年中通新能源產業化取得新突破,銷售數量及收入再創新高,中通新能源客車以業績證明實力,實現2010年完美收官。是什么樣的發展模式讓中通客車能在國家推行新能源汽車發展方向伊始就取得如此業績,筆者認為戰略導向、技術創新、把握機遇三者缺一不可。
戰略導向贏得發展先機
中通客車作為客車行業第二梯隊的領軍企業,一直在思考如何尋求最佳的機遇改變行業格局,實現新的跨越。董事長李海平認為,新能源客車不但為中國客車在世界上超越國際客車巨頭提供了歷史性機會,更為國內處于二線甚至三線的客車企業實現跨越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十五”末期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開始萌動之時,中通客車敏銳的捕捉到了這個新興產業所帶來的歷史性機遇,并成功將企業的新能源研發和產業化列入了“十一五”863計劃。
$Next$
中通為泰安打造的新能源公交整裝待發
2004年,中通客車開始立項運作新能源客車項目;2005年,中通客車聯合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成功研究開發了高技術含量的串聯式、并聯式混合動力公交客車;2006年5月,中通客車第一輛串聯式混合動力公交車正式下線;2007年,中通客車投入了5600萬元設立新能源研發中心,組建新能源客車研發團隊; 2008年,中通客車研發的純電動客車,作為"奧運一號"服務奧運會開、閉幕式及殘奧會;2009年,中通混合動力客車以近百輛的超豪華規模盛裝服務全運會;2010年中通新能源客車實現山東省“6+1”都市圈戰略布點,并成功走向新加坡等國際市場。
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臺階,時至今日,新能源客車已成為中通的戰略發展重點,而中通也在蛻變中實現著自己的華麗轉身。當大多數企業還停留在產品研發層面之時,新能源客車已成為中通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如果說當初立項新能源只是基于“今后的客車行業必須節能、必須環保”的一個前瞻性思考的話,那么今天的中通客車對新能源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企業的發展必須明確方向,不僅要考慮與事業伙伴的合作共贏,還要考慮與外部環境的和諧。企業要想可持續發展,成就基業長青,就必須將眼光放得更長遠、更寬廣,因此中通客車必須抓住這個難得歷史性機遇,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李海平董事長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可見,今天的中通客車已將公司的新能源發展戰略定位在引領行業發展的更高層面,通過幾代產品不斷的科技攻關,不僅成就了中通客車在這個領域的認識深度和發展速度,更使中通客車走在行業的最前沿。
銳意進取,在繼承與創新中超越
新能源客車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產品升級換代,而是一場技術革命。其研發之路沒有成功先例可循,作為中國較早開展新能源產品研發的中通客車更是摸著石頭過河。
$Next$
中通新能源系列車型
對于新能源客車的研發,李海平董事長有著自己理解:“新能源客車的研發是個世界性的課題,這里面的技術空白和技術難關很多,研發試驗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敗,但無論成功與失敗,都不能等市場表現出需求之后再行動。我們努力了,即使失敗了,對將來也是有用的經驗。”這種“允許失敗,獎勵成功”的企業文化為中通新能源客車的研發注入了強大的發展動力。
$page$
新能源項目立項之初,中通客車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先后多次邀請全國新能源領域頂級專家做顧問進行論證,系統了解分析中通新能源客車項目,制定了“以發展混合動力客車為主、探索純電動客車在特定環境下的應用、跟蹤燃料電池客車發展趨勢”的技術路線。
自2005年1月開始,中通客車聯合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成功研究開發了高技術含量的串聯式、并聯式混合動力公交客車。2006年5月,由中通客車生產的第一輛串聯式混合動力公交客車正式下線,標志著中通客車在新能源客車產業化之路上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2006年,中通客車抓住了為奧運會研制服務用車的良機,在取得 “奧運用純電動客車”863計劃項目的同時,為中通新能源客車構建了一個全新的產品平臺。奧運會期間,中通5輛高水平奧運用純電動車耀世登場,擔當奧運會開閉式、殘奧會開閉式等重大活動的現場指揮用車。以“零拋錨”、“零故障”的優異表現,得到奧組委官員的一致好評。
面向未來,創新發展的理念,奠定了中通新能源客車的領先地位。早在2008年,中通客車就前瞻性的進行了Plug-in新能源客車產品的研發,并被國家立項為863重大專項——“可充電混合動力客車整車開發”,歷時兩年多的潛心研究,目前中通公司已經熟練掌握了Plug-in系列新能源客車的整車控制、系統集成等核心技術,再一次走到了新能源客車的前沿,持續引領行業發展。
不謀長遠者,不足謀一時。中通客車沒有將研發的眼觀局限于當前,而是面向未來的市場,面向未來的客戶。2008年,中通客車率先推出了國內首款10米國產混合動力客車--LCK6101HEV,用以滿足二、三線城市的推廣運營。時間證明,中通新能源客車的發展方向極具前瞻性,隨著“十城千輛”規模的不斷擴張,更多的二線城市融入到新能源補貼行列,10米混合動力公交車受到熱捧。相時而動,中通客車再次抓住了機會,僅2010年就成功實現銷售百余輛的良好業績。
2010年,在對863項目技術成果不斷吸收提升的基礎上,中通客車為新加坡量身定做的高端混合動力公交樣車成功交付,并取得了良好的運行效果。同時中通客車突破了新能源客車公交化的束縛,創新開發了一款純電動公務用車--LCK6850GEV。作為行業內首款8.5米純電動客車,該車的成功研發不僅是中通公司在“十一五”科研成果基礎上的又一次創新,同時也將有力帶動電池、電機及新型材料、機電一體化等高新技術發展,為純電動客車的產業化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必將在客車行業內掀起一場純電動客車市場細分化的研發浪潮。
隨著國家“863”計劃項目的逐步實施,中通客車的技術實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產品不斷呈現階梯化蛻變升級。借鑒國際先進的電動汽車研發路線,中通客車現已成功開發了混合動力、Plug-in、純電動等多個平臺的新能源系列產品。在新能源產品研發的道路上,中通客車堅持每年推出五到七款新能源客車產品,并形成了系列化、階梯化,商業化,產品的不斷升級,為中通新能源客車的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搶抓機遇,新能源客車產業化提速
2009年初,財政部、科技部聯合推行“十城千輛”計劃,北京、上海、濟南等十三個城市入選。經過公開評標和專家評議,中通客車成功中標濟南市80輛混合動力客車,成就了業內新能源客車商業化運作的第一大單。
2010年4月21日,“山東省加快推廣新能源客車工作座談會”召開,會議要求在省內推廣350輛中通新能源客車開展示范,重點培育以中通客車為主的新能源客車生產骨干企業,把山東省打造成為中國新能源客車生產和示范基地。隨著新能源客車在濟南“6+1”都市圈內的推廣,中通新能源客車“立足山東”邁出了重要一步。
借力政策東風,中通客車實現了新能源客車的全面開花。2010年5月,聊城市新能源客車示范運營成功啟動,30輛中通新能源公交車正式交付投入使用,經過半年多的實際運營,截至目前單車續駛里程已達到4萬多公里,取得良好的節能減排效果;10月10日泰安公交積極響應政府號召,針對新能源客車的批量運營開展公開招標,中通客車力壓群雄,一舉獲得全部40輛新能源客車訂單;10月,中通客車與萊蕪長運公交簽訂了40輛10.5米混合動力客車的購車合同;10月15日中通又與濟南市公共交通總公司簽訂了100輛新能源公交車采購合同,這是自去年全運會后濟南公交又一次大批量采購新能源客車,中通客車成為最大贏家,獲得了全部的100輛訂單。
立足省內,放眼全球。伴隨著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的日漸明朗,中通新能源客車發展戰略更加清晰。9月,憑借在杭州節油大賽中的突出表現,中通客車獲得杭州公交首批10輛新能源客車訂單,為中通新能源客車拓展全國市場奠定了基礎;截至目前,中通新能源客車已經在北京、天津、海口、福建等多個地區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09年,國家部委相繼出臺了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及《關于促進我國汽車產品出口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這些政策通過扶持和引導,旨在以擴內需、調結構、加快自主創新為主導,推動產業良性發展。在政策的積極推動下,中通客車迎勢而舞,實現了2010年海外市場的全面復蘇。11月21日,中通客車在新加坡舉行了混合動力客車交車儀式,首批2輛樣車投入新加坡示范運營。此外,中通與中國臺灣、墨西哥、卡塔爾和中東等地客戶分別簽訂了意向定單,形成了海內海外百花齊放的良好局面。
據悉,立足“十二五”,中通客車將把打造綠色產業作為戰略重點,爭取到2015年實現產銷客車2萬輛,其中新能源客車銷量達到7000輛,市場占有率達到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