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_99re国产视频_国产经典视频一区_网站在线观看你懂的

熱門關鍵詞:俄羅斯 經濟遭重創 媒體 

俄經濟遭重創媒體稱“一夜回到1998”

時間:2009/2/23 9:43:08來源:廣州日報作者:廣州日報責編:0條評論

 

    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讓“金磚四國”之一的俄羅斯面臨嚴峻挑戰。大西洋彼岸刮來的“傳染病”讓昔日傲慢不羈的石油大國失業人員猛增,商品價格飆升,盧布匯價下瀉,國家工業有解體的危險。俄媒體驚呼國家“一夜回到1998年”,意思是1998年重創俄羅斯的金融危機再次上演。 

 

  然而,有專家認為,俄羅斯目前的經濟實力和金融狀況與1998年時相比都大為改善。俄領導人正在努力化解這場危機,多數民眾對“普梅組合”的治國能力也未曾發生過懷疑。

 

  一切似乎又表明,俄羅斯離1998年那場噩夢還很遠。

 

  10年前,普京帶領俄羅斯走出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的陰影,走向復蘇;10年后,當讓俄羅斯從能源價格高漲獲益帶來的繁榮意外地戛然而止時,普京是否還能受到民眾一如既往的頂禮膜拜?危機仍在持續,似乎還未見底。對俄羅斯總理普京來說,挑戰剛剛開始,但不知何時結束。

 

經濟

 

  要描述俄羅斯的脈動,莫斯科邊上的小鎮柳季諾沃最有發言權。僅僅幾個月前,僅有的5家工廠雇用了鎮上所有的勞動力。而如今工廠大幅裁員,在崗員工也難以發出工資。當地人伊萬說:“人們一覺醒來,發現所有事情都變了,就好像突然有一場颶風吹過這里。”

 

  盡管俄羅斯高層一再保有能力抵御當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但一些超市的貨架正在變得空蕩、百姓無法從有些銀行取出存款、富豪財產大幅縮水、大量工廠艱難維持生產、惠譽公司調低俄銀行信用等級……諸多事實表明,俄羅斯經濟正經歷自1998年以來最大的一次危機。俄媒體驚呼國家“一夜回到1998年”,擔心1998年經濟危機再次上演。 

 

今年經濟增長預計-3% 

 

  隨著國際原油價格從去年147美元一桶的峰值到如今跌破40美元,俄羅斯經濟10年來首度出現負增長,1月GDP將較去年同期下降4%。同時,國內通脹率直線上升,2009年預計將達到19%。失業人數也不斷攀升,僅今年前兩個月里,俄羅斯的失業大軍就增加了100多萬。

 

  油價大跌等因素誘發的經濟基本面促使外國資本大量出逃俄羅斯。去年一年,俄羅斯的股市跌幅達70%,而今年10億美元級別富豪榜的上榜人數縮減過半,有的富豪資產縮水高達85%。

 

  種種跡象表明,俄羅斯今年的經濟形勢不容樂觀。俄今年的經濟增長預計將收縮3%。

 

“盧布危機”或重演

 

  最令人擔憂的還是俄羅斯盧布匯率。自去年8月以來,俄羅斯盧布兌美元比價已經貶值了35%。2月6日,盧布兌一籃子貨幣一度跌至41,觸及俄羅斯央行宣稱的支撐位。現在,經濟學家們對盧布充滿悲觀情緒,一致認為盧布繼續貶值已無法阻擋。越來越多的俄羅斯人擔心,1998年的“盧布危機”將重演。

 

  1998年爆發的“盧布危機”中,盧布急劇貶值70%,俄政府拖欠了400億美元外債,俄羅斯人存款損失近一半,整個金融體系和經濟運行幾乎陷于癱瘓。

 

  為了讓盧布逐步貶值,俄羅斯已動用了近2000億美元,相當于俄羅斯外匯儲備的三分之一。逐步貶值策略雖然避免了一次性暴跌的恐慌情緒,卻耗費了大量的外匯儲備。眼下俄外匯儲備已不到4000億美元。照這種速度,俄外匯儲備用不了多久就將全部耗盡。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盧布在未來幾周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投機者將和俄羅斯央行面臨一場博弈,俄政府將再次面對1998年時的艱難選擇:是以犧牲外匯儲備和國際影響力為代價換取盧布匯率穩定,還是讓盧布崩潰,將俄民眾帶回1998年的那場噩夢之中?

 

外債問題成“命門”? 

 

  金融危機帶來的連帶效應還不止這些。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31日,俄羅斯共背負外債4650億美元。僅2009年,俄銀行和公司就需償還本息近1400億美元。2月4日,全球主要信用評級機構惠譽公司宣布將俄主權債務評級從BBB+下調至投資級中的倒數第二檔BBB,并警告說可能進一步調低評級。這是惠譽1998年以來首次下調俄羅斯主權債務評級。

 

  有媒體透露,目前,俄羅斯正在尋求與歐洲和其他外國銀行談判,以推遲償還4000億美元私營領域債務。但俄政府稍后否認這一消息。

 

  外債問題很可能成為俄經濟中的“命門”。該問題曾是1998年俄金融危機的“直接導火索”,當時俄政府大量舉借貸短期外債用以彌補本國財政赤字,熱錢趁機進入俄國債市,在東南亞金融危機的背景下,熱錢從俄羅斯大舉外逃,僅有240億美元外匯儲備支撐的俄金融體系頃刻崩潰。

 

  目前俄羅斯的外債總額比1998年增加了13倍,這不能不讓人們為俄經濟的穩定性“捏著把汗”。

 

政治 

 

    與1998年相似,金融危機的影響已由經濟層面蔓延到政治層面。

 

  1998年的危機使葉利欽的地位和威信降到最低點,導致總理基里延科下臺。而在如今的經濟形勢下,1月末俄羅斯全國多個城市爆發游行示威,反對派將矛頭指向普京,認為普京應付危機不力,要求其引咎辭職。普京穩如泰山的地位似乎正在受到沖擊。

 

反對派要求普京辭職

 

  1月31日,俄反對派在各地舉行游行示威活動,抗議政府的反危機措施。反對派領導人指責普京政府浪費公共資金,并宣稱普京是俄羅斯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最大障礙。

 

  反對派稱普京主要有兩大“罪狀”:一方面,去年出兵格魯吉亞,令投資者擔憂俄羅斯市場的可靠性,大舉拋售離場,加速了盧布貶值。

 

  另一方面,政府對處理流動性危機似乎顯得全無準備;為避免俄羅斯經濟出現近10年來首次衰退而采取的政策也均以失敗告終。

 

  一名西方外交官說:“金融危機給了梅德韋杰夫挑戰普京的機會。”在經濟不景氣的形勢下,憑著普京支持而當選總統的梅德韋杰夫也比以往顯得更加獨立。梅德韋杰夫多次公開批評政府的救市方案落實緩慢。 

 

普京政府不會垮臺 

 

  1月30日,梅德韋杰夫在接受采訪時說,普京是他很好合作伙伴,但他不會對普京政府出現的錯誤“視而不見”。他解釋道,“這不是什么問題,而是一個正常過程,不是出于某個人的政治野心,而是為了國家的真正利益。這是我的初衷,也是總理的初衷。”

 

  這表明,盡管梅氏的影響力依然非常有限,但他已經在不冒犯普京及其支持者的情況下,“發出自己的聲音”。

 

  此前 梅德韋杰夫不止一次對普京內閣在處理危機中的表現表示不滿。兩人分裂的苗頭現在似乎十分明顯。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梅德韋杰夫正試圖向俄羅斯的精英分子暗示,普京政府對危機的滯后反應才應是被指責的對象。

 

  還有報道稱,梅德韋杰夫已開始建立自己的權力基礎,普京最近收到的一份經濟報告,就是由梅德韋杰夫的人馬撰寫,普京對此大動肝火。

 

  不過,僅有少數政治分析家認為,街頭抗議活動最終會導致普京政府垮臺。反對派的聲音雖然響亮,但似乎并沒有得到民意的普遍支持和響應。1月22日公布的最新調查顯示,普京的個人支持率仍然高達83%。

 

  瓦列達中心負責人古柯夫說:“普京已經成為一個象征性的人物,代表著希望,他確實不受批評的影響。”

 

“梅普組合”難分裂

 

  美國一家獨立智囊機構也認為,與1998年不同,普京政府不太可能因這次危機而垮臺。因為,葉利欽以自由民主開放式的模式管理國家,而普京上臺后奉行強力集權,防止社會動蕩。俄羅斯國內最近雖然出現了小范圍的抗議活動,但克里姆林宮現在有能力制止任何可能威脅國家穩定的大規模示威活動。

 

  至于“梅普組合”,也不會出現太大的裂痕,從普京對全國支柱性企業發放救援資金這一事件中兩人的分工就可見權力分配的端倪。

 

  在這一過程中,梅德韋杰夫在做三樣自己的工作:一是為發放500億美元救援資金簽署一系列法令;二是不斷發表講話穩定民心;三是代表俄羅斯在國際上爭取支持。但真正控制俄羅斯主要部門的卻是總理普京。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問題專家龐大鵬也認為,短期內梅普組合不太可能出現分裂,俄羅斯也不會在短期內出現政治動蕩。因為,梅德韋杰夫和普京在一些實質性問題上仍是基本一致的,比如在國家發展模式和戰略目標上;從權力運行機制和兩人的政治意愿綜合來看,兩人并沒有太大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