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報:2009年大中型客車銷量將負增長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08年1~11月國內大中型客車累計銷售10.66萬 輛,同比增長2.12%。其中,大型客車累計銷售3.88萬輛,同比增長13.60 %;中型客車累計銷售6.78萬輛,同比下降3.45 %。
在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國際金融危機等多種因素作用下,2009年我國大中型客車銷售將出現負增長。
宏觀經濟對大中型客車市場促進作用減弱
2008年我國GDP增長率為9.4%,是2003年以來增長速度首次低于10%,2009年我國宏觀經濟增長速度仍將繼續放緩。盡管國家實施刺激內需的政策,但由于養老保障、醫療費用、居民住房、教育費用等居高不下及對未來預期的不確定造成居民儲蓄居高不下,特別是受金融危機影響,居民消費不可能在短期內有較大增長。受貿易保護以及其他國家更低廉制造成本的影響,我國出口勢必放緩。在驅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投資、需求、出口中,只有投資會保持較快增長速度,需求和出口的增長幅度不會很高,預計我國今年GDP增長幅度為8.2%,比2008年下降1.2%。
2009年國內原材料價格將繼續下滑,工業品出廠價格下降,大中型客車制造成本降低,產品利潤空間加大。同時國內成品油價格隨著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的下滑,大中型客車用戶使用成本將進一步降低。然而這些有利因素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對大中型客車市場的促進作用將減弱。
細分市場出現新變化
2009年公路客流增長速度將放緩。隨著我國鐵路提速及服務水平提高,客運市場由“公鐵分流”向“公鐵爭流”演變。2008年1~10月鐵路客運量增長速度為11.5%,超過公路客運量的增長速度。由于鐵路客票價格明顯低于公路客票價格,鐵路客運競爭能力增強,必然造成公路客源流失。受金融危機影響,隨著2009年東部沿海地區、珠三角地區關閉、停產、減產的外貿加工型企業的數量增多,用工需求減少,人員流動放緩,預計今年公路客運量增長速度約為6.2%,客運周轉量增長速度約為7.8%,從而影響對大中型客車的需求。
大中型客車出口增長速度放緩,但仍然會高于國內大中型客車市場增長速度,成為拉動大中型客車市場的主要動力。2009年,受經濟危機影響,國外需求減弱,同時人民幣升值導致中國大中型客車價格競爭優勢減弱。預計2009年大中型客車出口速度增長只有9%左右。大中型客車底盤及中型客車出口有可能出現負增長。
燃油稅的實施,對大中型客車不同車型將產生不同的影響。50座以上的大型客車,年用油量在7萬升左右、日行駛里程大于750公里大型公路客車,運營費用將增加;30座左右的、年用油量4.2萬升、日行駛里程大于650公里的中型客車費用也將增加。由于燃油稅的實施,大中型客車用戶更加重視車輛的耗油量,節油產品將更受市場青睞。由于柴油的燃油經濟性優于汽油,今年大中型柴油客車表現要好于汽油客車。隨著國家新能源汽車優惠政策的實施,一些新能源客車,比如雙燃料客車、LPG/CNG客車、電動客車等需求也將有所提高。從運輸效率看,大型客車耗油1升可以將200人運送到1公里處,而中型客車只能運送167人,大型客車優勢明顯,因此2009年大型客車市場增長仍將好于中型客車市場。
大中型客車銷售漲跌互現
根據歷年大中型客車市場銷售數據,利用指數平滑法及德爾菲法對2009年大中型客車市場進行預測,今年大中型客車市場需求約為11.25萬輛,比2008年降低5.14%,其中大型客車市場需求約4.65萬輛,比2008年增長6.16%,中型客車市場需求約6.6萬輛,比2008年降低11.76%。
從大中型客車市場2009年分月度走勢來看,1月份由于節假日較多,銷量將有較大下滑,2月份因實施增值稅改革,大中型客車銷量將有較大增長。此后大中型客車市場將趨于平淡,至今年10月份后市場將開始回暖。2月、6月、8月、9月、11月和12月將成為2009年的大中型客車銷售旺月,這與以往的年份有些不同,大中型客車企業應根據市場走勢變化安排生產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