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市場雙重刺激 看微型客車如何突圍
去年,中國車市遭遇寒冬,以往以轎車為核心的熱鬧車市突遭冷清,轎車車市的低迷狀態讓眾多以轎車產品為主的企業備感焦灼。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11月乘用車共銷售52.28萬輛,環比同比均呈下滑態勢,在乘用車主要品種中,除交叉型乘用車環比有所增長外,其它品種均呈一定幅度下降;與上年同期相比,乘用車各品種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多功能乘用車(MPV)降幅最為顯著。
隨著國家的惠農新政力度加大、鼓勵小排量汽車的消費稅政策的實施、燃油稅政策的實施、交通現行政策“禁微”條令的撤銷等一系列相關政策的出臺,為微客的發展建立了良好的政策平臺。面對去年滾滾而來的全球金融危機,國家實施中小企業減負等一系列的經濟政策,這使得作為中小企業重要運載工具的微客車型重新被企業寄予厚望;“限小”解禁之后,之前一直被城市所排斥的微客,現在成為了一些中心城市汽車銷售的主力軍。一些對中小業主的松綁政策以及對惠農政策的實施,使得二、三線城市以及廣大農村市場的用車購買需求被不斷刺激起來,從而形成了微客市場整體容量的不斷放大,前景看好。
在國家政策以及市場利好的雙重刺激下,微客市場開始成為眾車企關注的焦點。部分乘用車生產企業也開始關注微客市場,意圖在微客市場有所作為。
中國老牌微客生產企業——上汽通用五菱和長安汽車,已將企業重心和注意力轉移到微客市場上來。五菱鴻途以及長安之星2代等微客新產品的不斷推出,無不顯示出微客市場的主流趨勢——微客呈現“轎車化”趨勢。
上汽通用五菱在制造微客之時,將生產轎車的經驗植入到微客的產品之中。產品呈現人性化設計特點,具有體面和安全舒適等優點。轎車化的設計理念不僅僅滿足了微客作為基本生產工具的使用價值,更豐富了微客當前的“商乘”交叉中“乘”的體驗價值,更加符合消費者日益上升的需求。
深諳轎車生產之道的海馬鄭州自然能把握微客產品中“乘”的主流趨勢。海馬鄭州的生產基地,就已經研發出了“轎車級”精品微客——海馬福仕達。海馬福仕達從研發設計到生產流程都繼承了海馬生產轎車的規范化,運用轎車化設計理念加上完整的轎車配備體系,保證了產品質量。同時在產品配置選型以及在內飾做工上都顯示出對“轎車級”微客趨勢的把握。面對中國微客市場以及中國消費者,海馬福仕達在把脈微客主流趨勢之后,將以精品微客的形象面世,成為品質過硬的“轎車級”精品微客。
今年12月初舉行的“海馬福仕達 縱橫中國萬里行”活動,首次以近20萬公里的綜合路況測試來驗證其過硬的品質。盡管對于一款微客而言,這種綜合測試近乎苛刻,但海馬鄭州意欲在微客市場一顯身手的“圖謀”已昭然車界。海馬福仕達能否真正成為微車市場的一匹黑馬?業界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