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會成重卡企業兼并重組年嗎?
24日,上網瀏覽新浪汽車時看到一則新聞,題為“溫家寶:企業別輕易裁員國家將大力扶持汽車業”。
該新聞稱,長安集團總裁徐留平告訴正在重慶考察的溫家寶總理,從今年11月開始,汽車銷售量開始下滑,預計12月和明年第一季度仍將下滑,汽車工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我們自己一定要迎難而上,但也需要政府的幫助。”徐留平緊接著提出鼓勵微型車下鄉、開發新能源汽車等建議。
溫家寶掰著手指頭說:“你提的這幾條建議,講了三個方面,一是擴大農村市場;二是希望政府支持發展小排量、低能耗轎車;三是加強自主創新,開發新產品和新品種。這里,我想加上一條,就是要兼并重組,擴大規模,加快改革步伐。”
細讀之后,筆者發現溫總理所加的那條,即“要兼并重組,擴大規模”,非常值得研究。
總理的言下之意,就是2009年國內汽車業兼并重組的大事件一定不會少。
我不禁想問,到底哪些車企最有可能主刮兼并重組之風呢?
事實上,據2007年發布的《中國汽車工業“十一五”發展規劃》,到2010年中國汽車產業要形成一到兩家年產200萬輛以上的大型汽車生產企業,形成幾家年產100萬輛以上的骨干汽車生產企業。其余的數十家中小汽車生產企業,尤其是年產銷不足10萬輛的小型企業,處在被收購、重組的陣列中。
今年以來,在政策和市場多重因素影響下,一些國有汽車集團已經開始了重組的嘗試,長安汽車資產重組更是傳聞不斷。不久前關于一汽、長安汽車資本結合的傳聞四起,一時間鬧得真假難分。接著又傳出長安收購昌河的消息,有消息稱,長安集團的母公司即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與昌河的母公司中航科工確在接觸,雙方正在就長安、昌河合并之事進行商談。近日,又傳出長安汽車與中興汽車正式簽定合作協議:長安將借助中興在技術和海外市場的優勢為自己生產皮卡產品,此次合作僅為產品層面,至于更大層面的合資合作,雙方均稱并未涉及。
此外,曾陷入重組傳聞的乘用車企業,還有今年8月廣汽和北汽已分別向運動型多用途車生產商湖南長豐汽車拋出橄欖枝,試圖收購其部分股權。另外,中國汽車業三巨頭之一的一汽集團,也正在和華晨汽車展開談判,打算收購其自有品牌汽車業務,但相關傳言卻遭到華晨汽車的否認。
筆者還發現,除乘用車板塊外,在市場轉冷之下,重卡行業內的兼并重組似乎也不可避免。以中國重汽和陜西重汽為代表的重型卡車陣營,正在分食曾經的王牌——解放和東風的市場份額,并且兩家企業都在依托上市公司形成整合行業內部資源的優勢。
若談有重組苗頭的,中國重汽似乎也是值得重點關注的車企之一。
如今銀行一下子收緊銀根,資金鏈緊張已經成了影響國內不少車企能否生存下去的最大問題。這個情況到了明年則會更加嚴重。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這場洗牌中,中國汽車消費的超前與汽車市場繁榮中出現的投資過剩和泡沫等問題將一一暴露,兼并重組確已在所難免。
誰會是明年第一個重組主導方呢?兼并對象又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