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第一輛大容量中通CNG客車交車儀式舉行
對于常年在外工作的山東老鄉們來說,回家過年,什么最重要?答案肯定是平安。在平安的基礎上呢?那就是省心、舒坦,“瞇會眼就到家”是好多歸心似箭的老鄉共同的心愿。現在這個心愿很快就能實現,因為,咱山東自己的大容量客車馬上就要面世了。
中通客車位于山東聊城,是山東最大、國內最具實力和競爭力的客車生產企業之一,長期生產各種客運、旅游、公交客車。已經開始運行的濟南BRT一、二號線使用的18米“巨無霸”快速公交車就出自中通客車。在剛剛結束的北京奧運會上,中通的純電動客車作為開閉幕式現場指揮車也曾向世界展示了山東制造的民族客車風采。這次山東的第一輛大容量客車也毫無疑問的出自中通客車。
這個大容量客車其實體積并不大,中通這款車全長12米的公路客車和同等級的公路客車相比,只是高度稍微有些突出,最主要的差別在于這款大容量車的駕駛區很低,駕駛區上邊還有乘客艙,整個車內設計是一層半的結構。這種設計不僅僅是為了美觀,更重要的是,乘客艙的抬升使行李艙增大,為長途旅行的乘客提供了更充足的行李放置空間。同時由于比傳統客車多了“半層”,新增加的空間也可以多安裝4個乘客椅而不會感覺擁擠。這樣一來,與同等長度的公路客車相比,大容量客車可以乘坐更多的乘客,在燃油稅費改革的形勢下,這種設計更加經濟,能夠最大程度的滿足運營商的利益要求,而不用像往常春運時那樣超載,使安全性、經濟性和舒適性都得到了最有利的保障。
這款大容量客車使用了各種國際先進客車生產技術,如全承載車身技術、雙重磷化工藝,CAN總線智能控制系統等,其中一些是中通客車自主研發的專利技術,代表山東乃至全國客車生產的一流水平。預計不久以后,咱山東人再出遠門的時候,就能舒舒服服的乘坐咱自己的大容量客車了。
相關鏈接:
全承載車身:
傳統客車都是車身+底盤,就像做鞋一樣,鞋面鞋幫總是要扣在鞋底上,但這種底盤結構的客車重量都不輕,安全性能也不強,遇到強烈沖撞就像穿幫的鞋子一樣揉成一團。但全承載車身沒有底盤。整個車身就是一個鳥籠一樣的結構,這種設計不僅重量輕而且更牢固,抗沖撞能力更強。組成“鳥籠”的每一根鋼材都是均勻受力的,當受到撞擊時能把沖擊力分配到每根鋼材上去,即使劇烈翻滾也能維持車身不變形,最大程度的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
CAN總線智能控制系統:
CAN總線智能控制系統是一種車輛智能控制系統,通過這個系統,駕駛員可以及時、全面的了解車輛的運行狀況,及時發現有問題設備,從而將安全隱患扼殺在萌芽階段。同時該系統還能智能感應車輛的運行環境,自動的調節各種設備設置,使車輛始終處于最佳運行狀態。
雙重磷化:
所謂磷化就是將構成車輛骨架、部件的鋼材浸入硫酸池等防腐液體池中,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防腐防銹,最先應用于轎車防腐磷化。有車的人都知道,組成車輛骨架的部件結合處最容易生銹。為了應對這個問題,中通客車在客車企業里率先采用雙重磷化技術,即構成車輛骨架、部件的鋼材在還是單件的時候磷化一次,形成整車骨架時再次磷化,能最大程度的防止車輛骨架部件結合處生銹腐朽,增加了車輛的使用年限和運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