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快速放緩導致中國重汽11月銷量繼續下滑
延續10月的低迷態勢,中國重汽11月份重卡產品銷量環比下滑12.24%,EGR技術帶來的短期競爭優勢再也無力抵御實體經濟下滑導致下游需求不足對重卡行業銷量形成的實質性壓力。
中國重汽12月13日發布產銷快報,公司2008年11月生產及銷售重型卡車分別為2,420輛和2,740輛,08年1-11月份累計生產和銷售73,277和75,281輛,同比分別增長2.42%和18.23%。另外,集團公司1-11月份累計銷售重型卡車10.53萬輛,同比增長12.25%。
公司11月份銷量較10月份環比下滑12.24%,下滑幅度小于10月。從目前來看,盡管公司的“電控直列泵+EGR技術”憑借其性價比優勢在和高壓共軌技術路線的爭奪中占據領先已被業內公認,公司1-11月18.23%的銷量增速也遠高于貨車行業12.95%的增速水平,但實體經濟的快速放緩壓制了歸屬生產資料屬性的重卡產品的需求。
重卡行業和實體經濟發展及GDP增速具有極強的相關性,同時又恰逢下半年國內實施國三排放標準切換,因此在經濟放緩的雙重作用下行業銷量陷入低迷成為必然。公司11月份銷量環比出現下滑,事實上,公司在10月剛剛經歷了08年以來銷量單月最大的降幅。其原因正在于重卡行業對宏觀經濟的敏感性,具體看,由于用于礦山的物流用車需求自10月以后出現大幅度減少,且能源方面的煤炭需求也大幅回落,同時與地產相關的工程車仍持續低迷,綜合作用導致重卡需求大幅減少,考慮到以上基本面因素短期內改觀無望,因此預計銷售頹勢將貫穿整個四季度。
目前,市場對中國重汽“電控直列泵+EGR”技術較之行業內的其它競爭對手的優勢預期較高。因為公司目前既生產配備EGR技術車型,也生產配備高壓共軌系統的車型,由于兩者都可以達到國III排放標準,而EGR車型相較而言具有較強的燃油經濟性佳、油品適應性好的特點,尤其是平均每輛便宜1-2萬的價格優勢推動了EGR技術在目前的國三路徑之爭上取得了暫時的領先,而在中國重汽三季度銷售的整車中,超過70%的是配備EGR車型。國內目前擁有EGR技術并能量產的只有中國重汽一家,濰柴動力 (000338:31.93,-1.07,↓-3.24%)等競爭對手實現EGR車型的量產最快在年底。不過,盡管四季度中國重汽憑借EGR技術在競爭中取得領先并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的確定性較高,但其銷量無疑將受制于行業整體的低迷。
中國重汽第三季度毛利率6.56%,較07年同期減少4.26個百分點,下滑幅度超出市場普遍預期。其中部分原因在于合同遞延因素導致鋼材價格回落無法體現在三季度成本之中,更重要的原因是產品降價以及加大對經銷商返點等導致促銷費用提升,這表明公司基于重卡市場的需求下滑預期正加大庫存處理力度。
短期看,固定資產投資額、煤炭采掘業以及公路貨運量的下降都將在未來兩至三個季度內對重卡需求產生深刻影響,行業目前處于景氣加速下滑階段。但從中長期看,重卡行業的中長期發展趨勢主要由物流現代化、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的增加、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包括公路計重收費政策等因素影響。中國重汽目前已經基本確立了其在重卡行業的龍頭地位,公司不斷創新以應對卡車市場結構的變遷,具備較強的抵御行業波動和風險的能力,因此盡管短期有隱憂,但長期發展依然值得看好。
三季報顯示,公司1-9月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71.23億元,同比增長32.63%;凈利潤4.9億元,同比下降3.12%;前三季每股收益1.1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