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重卡市場將進入調整期和“品牌+文化+服務”競爭階段
今年以來由美國引發的次貸危機進而掀起全球金融海嘯,對中國經濟也產生了很大沖擊,全世界都在為美國為轉嫁危機而“賣單”。中國也是股市、房市低迷不振,眾多大型工程下馬或延期、出口商品停滯、許多汽車廠家開工不足而借機裁員減薪等等,連續許多年超二位數增長的中國汽車市場,自下半年以來增勢明顯放緩,日漸趨冷。預計2008年中國汽車產銷可以首次突破一千萬輛,但是由于這此全球經濟大蕭條的影響。
這一目標已經無可奈何地實現不了。今年前十個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達到801.8萬輛和794.5萬輛,預計全年達到950萬輛左右,累比增幅7.76%,這一增長速度將是自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七年來,增速最低的一年。同時,今年重型卡車市場預期相對銷量為55萬輛左右,增長率為77.4%,絕對增長率比上年同期大約增加33個百分點,但遠未達到年初銷量翻番的預期目標值。預期2009年重型卡車市場的增長率將低于2008年十個前后百分比,其產銷量在50萬輛上下徘徊。
依2008年下半年國2切換國3以來重卡市場嚴重滑落的慣性,2009年重卡市場有可能回到1995年、2003年和2005年的冰冷期,2010年再現2006年的解凍期,2011和2012年回復到2007下半年與2008年上半年的“井噴”爆發期。但有所差異的是從2009年開始,中國重卡市場將進入調整期和“品牌+文化+服務”的競爭階段。
研究表明,我國重卡銷售市場是有周期性的,除宏觀經濟政策大環境因素外,大多數用戶兩年到三年就會換車輛,從2006年到2008年這三年期內重型卡車正處于市場的抬升與爆炸期,形勢一直不錯。如果按其重卡市場的“周期”理論推測,2009年應該是個“結冰”的調整期,2010年重卡市場有望重新回歸到復蘇期。其理由分析如下,并冀期與業界同仁共同研討榷商。
1.隨著各國救市政策和措施的推出,中國政府也將拿出4萬億投資來擴大內需,其中與汽車制造和汽車市場有直接或間接相關聯的有以下幾條:一是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三是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四是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五是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七是加快地震災區災后重建各項工作。八是提高城鄉居民收入。九是在全國所有地區、所有行業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鼓勵企業技術改造;減輕企業負擔1200億元;十是加大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
以上國家出臺擴大內需的這些大手筆的舉措,象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規模,這對用于生產資料的商用車,無疑增加了極大的需求量;4萬億元投資中將有一部分轉為消費資金,也有利于乘用車市場的發展,但筆者認為,盡管國家拿出4萬億元擴大內需的救市舉措,然而卻有一個時間的延續和時效性,不可能在近期內一步到位。雖然十七屆三中全會后也加快了農村改革發展的步伐,但是這些措施真正起到拉動市場的作用還需要相當長的時日,汽車市場尤其是重卡市場很可能在最近一段時期內持續低迷冷淡。
2.隨著奧運會與一些大型水利(如三峽水利)工程結束后,眾多在建工程項目的停滯不前,象充滿泡沫成份的房地產業、一些正在規劃之中的高速公路、鐵路建設、南水北調等工程開工建設逐步分標段開工,還需要相當長的周期性,這對重卡自卸車市場的刺激作用將在隨后幾年逐步釋放。此外,在礦產資源方面,現在國家規范礦產開發,關閉了一些小煤窯,如山西60%左右的重卡自卸與載貨車、牽引車車都停運了,對新車需求更少。這些我們從反饋的信息中足以證明了市場是一只無形的手,并不以我們意識所轉移。同時也說明了宏觀政策因素對重型車市場的所起到的決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