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政府有望出臺汽車救市政策
編者按
為了應對股市的跌跌不休,政府出臺了“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免征個人所得稅”等多項政策;為了挽救面臨崩盤的房市,政府出臺了個人首次購房首付比例為20%及免征印花稅等多項政策。但是,面對中國汽車工業由快速發展迅速轉為萎靡不振,卻聽不到一點“救市”之聲,那么,中國車市到底該不該救?
2004年時,中國發布的汽車產業政策規定,到2010年中國汽車產業要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而且這一目標已經提前實現;此外,汽車是產業鏈條比較長的產業,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帶動作用;今年中國汽車業還要實現1000萬輛銷售目標的大跨越,但目前這一目標已經被調低至950萬輛;就像經濟危機讓一批中小企業倒下一樣,汽車業也已出現經銷商倒閉事件……
其實,要救車市不是沒有可能,比如燃油稅改革、直接出臺針對汽車廠商的有利宏觀政策、以實際行動給車主“松綁”等,所幸,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副司長陳建國已經表態,政府正在考慮出臺救市政策的可能性。
近期通過降息以及出臺鼓勵買房等政策,各界看到了政府挽救股市、房市的決心,然而對于同樣屢屢受挫的國內車市,無論從消費層面還是使用環節,均未見政府部門有出臺利好政策的跡象。眼見今年實現1000萬輛銷售目標成為泡影,政府部門將采取何種方式拯救急速下滑的車市,成為汽車業界關注的焦點。
上周六,在天津舉辦的“2008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副司長陳建國表示,政府有望出臺救市政策,“發改委最近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把政策出臺之后的效果量化出來,如果有說服力,就車市而言,出臺救市政策是完全有可能的”。
陳建國表示,究竟是在直接面對消費者的產品方面促進消費,還是直接在新能源車、電動車、消費稅、車購稅等方面出臺政策直接進行干預,目前還沒有定論。
陳國強強調,對于汽車這種產業鏈比較長的產業,屬于對國民經濟的帶動作用比較大的產品,政府非常重視。“關鍵在于出臺一項政策,在損失稅收的情況下,能夠具體帶動多大產業鏈,帶動經濟發展到什么程度,如果這個能說清楚,能讓各政府部門真正意識到,政策出臺能直接恢復市場信心,政策出臺是完全有可能的。”
據悉,上周發改委召集了國內十幾家汽車企業,對目前國內的經濟形勢進行了探討,“大家都提出了很多好主意。”陳建國這樣告訴記者,“因此最近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政策出臺的效果量化出來,使其具有說服力。”
雖然發改委并沒有透露具體從何處下手拯救車市,但陳建國已明確表示,政府會對企業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產業化方面給予資金和政策的支持。據了解,比亞迪生產的混合動力電動車已經向工信部申請了產品公告,該產品獲得發改委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有望在今年年底之前投放市場。
陳建國認為,類似比亞迪汽車研發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應該盡快商業化,對汽車工業發展將是一個極大的促進。他認為,國內企業應該聯手工作,假如可以做出一兩個工業模塊,包括電池、電池管理系統、電機、內燃機等關鍵零部件,整車廠就能夠享受這個模塊,“所以國內外企業如果感興趣在中國做這個事情,中國政府非常歡迎,希望大家聯手把這個事做起來。”
種種跡象證明,政府部門希望加大對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研發、推廣的政策扶持。科技部部長萬鋼在參加論壇時也表示,科技部將采取四項措施,其中包括將組織實施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推廣示范工程,在公交、出租、公務、市政、郵政等公共領域率先推廣3萬輛以上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另外還要推動實施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扶持和激勵政策。”萬鋼表示。
車企要先把好自己的脈
雖然政府有意在危難時期對汽車產業給予相應扶持,但陳建國也表示,政府的救市措施固然重要,但在當前情況下,汽車企業應該首先在自救方面把好脈。“現在對于汽車制造廠家來說,最關鍵的是銷售網絡能不能活下去。”
隨著車市持續萎靡不振,全國不少經銷商已經站在資金鏈斷裂的懸崖邊。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總經理蘇暉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否定了之前經銷商“三分之一賺錢、三分之一賠本、三分之一持平”的理論,“目前全國80%的汽車經銷商賠錢,只有20%維持盈利。”蘇暉如是說。
陳建國坦言,最近聽到很多聲音都是關于銷售網絡方面的,“呼吁政府出臺一些政策,比如把某個品牌銷售網點的庫存車限定在100輛以下,甚至更少,說明現在廠家在這個問題上有一些不妥。”
陳建國給記者舉了個例子,一個汽車品牌的整個銷售網絡里有二三家虧損倒閉的經銷商,這個網絡就是失敗的網絡,汽車制造商在商務政策、產品價格以及產品數量方面對銷售網絡形成了怎樣的壓力,廠家應該反思。
作為汽車產業的政府管理部門之一,發改委希望廠家在銷售網絡管理、銷售政策價格利潤之間的平衡點上,重新作出權衡,”銷售困難大家都清楚,能不能在這種情況下讓自己的銷售隊伍生存下來,能夠賺錢,不讓他們死亡,其實是制造廠自救非常關鍵的環節。“
根據上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公布的今年前10個月全國汽車銷售數據,1~10月,全國汽車共銷售794.48萬輛,同比增長11.11%。與很多業內人士看衰明年車市的觀點不同,陳建國比較樂觀,他認為中國消費需求存在,中國政府有決心讓經濟發展保持在一定速度上,因此建議汽車企業趁機練好內功,“在產品結構調整方面多花些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