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重卡全線降價 國3重卡價格戰更趨激烈
10月6日,北汽福田在四川對歐曼國3重卡進行降價促銷,其產品優惠幅度為3000-20000元,使近段時間以來的國3重卡價格戰更趨激烈。
據了解,在國慶節前,陜汽、一汽解放、江淮格爾發、華菱、東風等國內多家重卡企業都有不同程度的價格優惠。為什么向來很少使用價格手段的重卡行業也使出整車降價招數?尤其是現在的國3重卡,發動機升級換代,成本上漲了,為什么仍然在降價?其整車降價究竟有無效果呢?記者采訪了相關企業。
萬元降幅接近國2車價
國慶節前后,市場上的國3重卡降價幅度大多在5000-10000元之間,降價后其價格約比國2重卡高10000元左右,最便宜的國3重卡只比國2產品貴6000多元。其中優惠幅度較大的有:陜汽讓利1萬多元,東風柳汽降12000元左右,一汽解放重卡給出了最少5000元以上的返利,江淮格爾發降16000元左右還贈送油卡,北汽福田歐曼重卡從3000元讓利起,最高優惠20000元。其余國3重卡企業也給出了不同程度的價格優惠。
犧牲利潤國3車仍賣不動
對于此番降價,重卡廠家可以說是迫于無奈。今年自4月份以來,重卡市場持續低迷,已導致1至9月份產銷均出現三成以上的負增長。要想沖擊年終銷量,為明年打開銷路,目前降價是最現實的選擇。為此,廠家犧牲了不少利潤。據了解,其目的在于縮小高壓共軌國3重卡與低成本EGR國3重卡之間的價格差,“為了市場份額,虧點也值得”,據上汽伊維柯紅巖重卡市場開發處李強講:“現在不盡快占領市場,爭取國3市場份額,明年就沒戲了。”
但據了解,目前國3重卡盡管實行降價銷售,仍舊賣不動,不少物流企業并不為其所動。四川東方物流公司負責采購工作的技術部鄭部長表示:“公司采購時主要是看需求,有需求才會買,不會為了一兩萬的優惠而出手”。
專家點穴
重卡營銷重在凸顯贏利能力
為占領市場份額,不少重卡企業不惜犧牲利潤大打降價牌,為何還是賣不動呢?著名汽車評論員賈新光認為,重卡與轎車不同,吸引買主的核心因素不是價格而是宏觀經濟形勢、物流業需求狀況、車輛贏利能力。今年重卡行業遭遇了金融信貸緊縮、房地產等建設項目受限以及雪災、地震等自然災害等因素影響,投資信心不足。此時重卡企業要做的不應僅僅是降價,還應設法讓用戶體驗到高壓共軌國3重卡的贏利能力,幫助買主“開源”即挖掘消費需求,堅定消費信心。對于重卡行業來說,降價容易提價難,犧牲利潤的做法并非長久之計,不利于企業和行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