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士特董事嚴鑒鉑:“大營銷理念”助法士特搶占市場
40年前,法士特在陜西寶雞的一處小山溝里建廠。此后的近30年時間里,法士特的年銷量都徘徊在3000臺左右,很難突破5000臺。
40年后,2007年法士特重型變速器的銷量達到43萬臺;2008年上半年,法士特共銷售重型汽車變速器33.1萬臺。在8噸以上重型汽車市場,法士特變速器的占有率超過86%,15噸以上市場占有率超過92%。這樣近乎“壟斷”局面,法士特是如何做到的呢?
回答這個問題,從1998年開始負責銷售工作的陜西法士特汽車傳動集團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嚴鑒鉑非常合適。
上世紀90年代中期,正是法士特最困難的時候,曾經連續四個半月發不出工資。1996年,李大開臨危受命,出任廠長。當時擔任廠長助理的嚴鑒鉑被李大開任命為副廠長,主管生產技術,1998年開始負責銷售至今。
陜西法士特汽車傳動集團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嚴鑒鉑
回想上世紀90年代后期那段辛苦打拼的歲月,嚴鑒鉑印象深刻。他說:“李總非常有魄力。上任伊始,就實施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帶頭裁員,先讓自己的夫人下崗。”他認為,法士特的成功首先取決于一個好的領導班子,最關鍵的就是“領頭雁”李大開。“李大開是個工作狂,而且時刻不忘危機感”。
在李大開帶領下,法士特經營逐漸好轉。嚴鑒鉑說,1998年法士特的經營就有了起色;2000年贏利600多萬元;2001年與湘火炬合資,成功改制,品牌效應也逐漸出現;2001年實現產值1.3億元;到2006年達到62億元。市場占有率從10%提升到86%。
嚴鑒鉑認為,法士特第二個成功的因素是,自1998年開始公司每年提出一個主題,定向攻關。比如1998年是“產品開發質量年”,1999年是“營銷管理年”,2000年是“科技進步效益年”等等。這樣一步一個腳印,為法士特產品質量提升、贏得市場青睞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第三個成功的因素是,在引進消化吸收基礎上,法士特不斷進行技術創新,陸續推出大量新產品。目前法士特已經擁有20多個系列數百個品種的變速器。這些不同品種的變速器滿足不同市場的需求,為法士特幾乎“壟斷”市場提供了保障。
基礎打好了,具體做營銷時,法士特人講求“團結務實,頑強開拓,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嚴鑒鉑指出:“市場營銷是‘一把手工程’,李總親自抓。他既是技術專家,也是營銷專家,總能為客戶想出共贏的方案。”在李大開的帶領下,法士特提出了“大營銷”的理念,即營銷不僅是市場部的事,其他部門的人也要積極配合;營銷不僅做售前工作,售后服務也要及時到位。
嚴鑒鉑給記者講了他們開發北方奔馳變速器市場的經歷。1998年,法士特的營銷人員去北方奔馳開發市場。北方奔馳有關負責人明確告訴他們:“不會用雙中間軸的變速器。”但他們并沒有放棄,市場部的人打不進去,技術部門的人上。法士特技術人員與北方奔馳的技術人員不斷接觸,給他們講述雙中間軸變速器的優勢。經過兩年時間,他們說動了北方奔馳的技術人員。2000年下半年,他們答應試裝一臺法士特變速器,誰知一試就欲罷不能,2003年就開始批量供貨了。
更加能夠說明法士特營銷人員堅韌精神的,是他們進入東風配套體系的過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幾代法士特人持續努力,堅持不懈,歷經近20年時間,到2000年東風才答應試裝法士特的變速器;2002年開始上量,達到300臺;到2004年,法士特就為東風提供了6萬臺重型變速器。
法士特市場營銷的成功,離不開對售后服務的重視。嚴鑒鉑告訴記者,從2000年開始,法士特重點建設服務網絡,現在全國已經建設了1000多家特約服務店,同時建立了覆蓋全國的呼叫中心。2003年,法士特提出“超感動服務”,走在國內同行前列。
嚴鑒鉑告訴記者,一家服務站的負責人跟他開玩笑說,他們不想做法士特的服務站,因為法士特的變速器總不壞,售后服務就賺不到什么錢。一句玩笑話,透露出法士特變速器在用戶心中的形象,或許這才是法士特的產品能夠幾乎“壟斷”市場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