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蘭輕裝走上重組路 徐工戰略重組第一步
日前,徐工科技正式接手春蘭下屬企業南京春蘭汽車。消息一傳出,業界紛紛猜測,此次收購說明ST春蘭為了恢復上市的重組有了新進展,對江蘇兩大本土上市公司ST春蘭和徐工科技來說,此次收購均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
ST春蘭暫停上市已經數月,何時能重新恢復交易?徐工科技重組還會有哪些進展?市場正拭目以待。
春蘭集團賣掉汽車輕裝前行
從最初傳出春蘭汽車將易手開始,業界就有消息稱,徐工此次收購是配合春蘭重組。
春蘭汽車在春蘭集團中處于邊緣化的地位,根據公告顯示,春蘭汽車從2007年至今一直處于虧損狀態,2007年全年主營收入約1.82億元,虧損達5514萬元,今年上半年主營收入約5071萬元,虧損達2324萬元。
春蘭集團有關人士向記者介紹,春蘭汽車在10年中錯過了兩次極好的發展機遇,最終導致了春蘭汽車現在的局面。
該人士表示,收購之初,春蘭希望進入經濟型轎車市場,但沒得到有關部門認可。此后,春蘭汽車轉做中重型卡車,并開發出填補當時國內空白的豪華卡車,并曾與日本日野汽車達成合作意向,共同出資建立春蘭重卡基地,但最終還是沒有拿到批文。
“對于春蘭集團來說,春蘭汽車已經不太重要!不如集中力量做其他事情!”春蘭集團內部人士這樣表達對于春蘭汽車的態度。
不過對于收購是否與ST春蘭重組相關,徐工科技董秘費廣勝表示對此并不知情,春蘭內部人士對于重組一說也閉口不談。但至少可以確定的是,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春蘭集團實施戰略性調整,決定退出重汽市場。
ST春蘭為保殼正積極自救
雖然公司公告及高層均不提重組事項,但已于5月19日暫停上市的ST春蘭的保殼卻是非常緊迫的任務。春蘭集團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現在春蘭內部正在為保殼積極自救。
事實上,從今年初開始,ST春蘭就開始圍繞扭虧展開系列調整,從營銷體系調整、加快新品開發、催還欠款等方面著手。
在春蘭內部,比較強調的一項內容是,重啟家電渠道競爭,上述人士表示,公司目前的主要精力放在渠道競爭上。計劃在一至兩年內,建立起新的銷售體系。
ST春蘭的高層管理團隊也在進行大幅度調整。7月26日,ST春蘭公告稱,姜鴻辭去公司董事和董事長職務,由許承業接替,這是繼6月10日姜鴻辭去公司總經理職務后,再度辭去董事長職務。
記者還留意到,7月8日,ST春蘭稱,如果泰州春蘭銷售公司年底不能償還公司3億元的欠款,作為擔保方的春蘭集團將幫其清還所欠余款。
新營銷渠道需要磨合的時間,但留給ST春蘭恢復上市的時間已經不多。有分析認為,ST春蘭如要保殼,有效方法是大股東注入優質資產。
同時,雖然春蘭方面否認了引進戰略投資者進行重組,但仍有分析認為,目前春蘭集團在ST春蘭重組上“無作為”,可能為日后引進戰略投資者或MBO留下空間。
徐工收購:戰略重組一小步
對于徐工科技來說,收購春蘭汽車只是其龐大重組計劃的一部分。
徐工科技表示,作為專注重型機械的企業。通過收購春蘭汽車進入重型卡車行業,可充分利用現有的汽車底盤制造技術,實現資源共享及整體協同效應。而這僅僅是徐工科技戰略重組的一小部分。通過非公開發行股份購買控股股東徐工機械相應資產才是徐工科技的重點,日前公司已開始著手實施發行計劃,收購重組完成后公司將成為產品線最長的工程機械上市公司之一,公司核心競爭力將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