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汽車行業:最壞的一面剛剛開始展示
國內汽車股當前的估值水平已經非常接近國際市場估值水平的長期中樞,PB水平則已經合理。但景氣下行趨勢中,未來仍將面臨來自兩個方面的主要風險:企業盈利預期面臨不斷下調的壓力;行業估值通常會偏離長期中樞而繼續下挫。我們認為汽車行業目前看似合理的估值水平仍有繼續向下修正的可能性,維持“中性”建議。
高通膨以及對未來收入預期的趨于謹慎看起來確實抑制了耐用品的消費欲望,而且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將繼續對乘用車消費形成壓力,而削減公車購買量的政策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此外,2008年以來中國股市下跌了約60%,財富縮水效應對汽車消費的打擊沉重。
經濟增長放緩拖累商用車??蛙囦N量在5月和6月創出了增長新高,我們估計是國3標準的實施導致了提前采購行為,預計7月后銷量增長將有較大回落。采掘業可能將繼續成為影響重卡銷售的最重要因素,由于下游行業需求較低的彈性,從產出規??矗删驑I景氣度未來幾年預計仍會維持較高景氣度。受益于此,我們估計重卡需求在未來幾年仍可保持旺盛。但國3排放標準的實施在7月已經導致重卡銷量出現大幅下滑,宏觀經濟景氣下滑對重卡行業其它需求領域的也將產生影響,我們預計未來半年重卡行業將會出現較大下滑,但行業探底的時間可能更短一些。
1~6月重點企業集團利潤總額同比增長下滑至了30.41%,較1~5月回落7.46個百分點,成本壓力正逐漸體現。來自產能過剩的壓力可能更大,對于主要依賴規模效應實現盈利增長的汽車產業,低的產能利用率對盈利的壓力較成本因素更為嚴重。商用車產能利用狀況總體上仍保持良好,但成本上升對低毛利的商用車產業壓力相對更大。我們預計行業利潤增速在下半年將繼續快速下滑,如果銷售增長情況進一步惡化,負增長將會是可能出現的最壞的結果。
車市蕭條如期而至
汽車市場如預期迎來蕭條,但7月銷量的表現之差仍然令人感到詫異。月度同比增長僅為3.88%,為最近40個月來的最低點,其中乘用車同比增速僅為6.79%,而商用車更是錄得了-3.35%的負增長。1~7月共銷售汽車584萬輛,累計增長率仍保持在16.6%的較好水平,但月度跟蹤數據反映同比增幅逐月收窄。汽車行業告別了自2006年以來的一輪景氣,步入中期調整已既成事實。
轎車銷售同比增長為1.63%;SUV盡管仍然保持了24.05%的同比增長,但較1-6月平均40%的增幅已有明顯回落;MPV則同比下滑15.65%。而重卡、中卡之前由于排放標準升級的提前購買力的釋放,均出現了幅度較大的負增長。
乘用車需求走軟
季度統計數據顯示,剔除通貨膨脹因素和食品消費支出部分,城鎮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的增長率在2007年1季度就已到達高點,此后呈逐級下降態勢,2008年1季度,同比甚至出現了過去5年里的首次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