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汽杭發公司08年上半年累計產銷近4萬臺
“其實我們的生日應該是4月24日,但今年那個時候新廠的土建還沒有全部完工,因此才順延到7月28日這個比較好的日子。”中國重汽集團杭州發動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發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員雖然對此表示遺憾,但眼前這個全新的現代化廠區顯然更適合迎接客人。
從1958年到2008年,這個曾經位于西子湖畔的老國企盡管遠離了城市的中心,但卻在重型高速柴油機領域越來越成為核心企業。隨著中國重汽近年來的高速發展,搬遷至蕭山經濟開發區的杭發公司也展開了一幅更大的發展宏圖。
杭州市委副書記王金財,這個曾經的蕭山區委書記,可以說見證了杭發公司從杭州市區向蕭山搬遷的全過程。此次專程“回到”蕭山區紅墾農場紅六路為杭發公司慶祝50歲生日,他還帶來了更多的承諾,“杭州市將繼續支持汽車工業及其相關零部件產業的發展,盡最大可能給予相關利惠條件,在錢江南岸打造出國內一流的汽車零部件制造基地。”
除了全資控股的母公司中國重汽集團,同日到場的近100家主機廠和配套企業代表顯然也非常贊同這樣的前景。他們與杭發公司的員工一樣,相信這個已經走過50年的發動機廠,將在下一個50年中與他們一起實現更大的夢想。
重型柴油機搖籃
盡管如今有吉利、吉奧、萬向等整車和零部件的民營企業聞名全國,但浙江汽車工業的發端卻是始于杭發公司。
杭州汽車發動機廠成立于1958年。企業初創時期,正趕上大躍進,面對國際上對我國進行的經濟和技術封鎖,杭發公司積極探索和尋找發展方向,依靠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拼搏精神,通過走“三結合” 道路,試制成功了浙江省第一輛4.5噸西湖牌載貨車、浙江省第一輛西湖牌轎車、浙江省第一輛西湖牌客車和浙江省第一輛645型無軌電車,杭發公司也因此進入中國汽車工業的大家庭。
1960年4月,企業在長春汽車研究所的幫助下,開始進行6120高速車用柴油機的研制, 1965年4月,6120柴油機順利通過國家鑒定并投入批量生產,中國第一個專業生產汽車柴油機的基地從此形成。
6120柴油機的開發成功,結束了我國沒有高速車用柴油機的歷史,確立了杭發公司在汽車柴油機行業的領頭羊地位,也因此,杭發公司被稱為“中國重型高速柴油機的搖籃“。
更重要的是,通過6120柴油機的開發和生產,杭發公司造就了一批掌握發動機設計新技術、新工藝的技術人才,而這款產品也先后榮獲杭州市科技成果一等獎、浙江省優質產品和機械工業部優質產品稱號。
繼6120柴油機的成功開發,1983年8月,杭發公司又成功開發處于當時國內領先水平的X6130型柴油發動機,投放市場后,為國家解決汽車工業“缺重少輕”問題發揮了積極作用,也為企業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產品先后榮獲汽車行業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從1983年6月開始,杭發公司對引進的斯太爾WD615.65型柴油機開展測繪和試制工作,并于一年后獲得圓滿成功。到1990年,斯太爾WD615型柴油機國產化率達到了92%,零部件和整機的可靠性及耐久性全部達到了斯太爾公司的標準要求。其間,根據X6130型柴油機需求的不斷增加,杭發公司走“以老養新,內涵發展”道路,完成了斯太爾8條主要零部件加工線的成線任務。1991年10月29日,斯太爾發動機技術引進項目通過國家竣工預驗收。在以后的10多年里,通過廣大科技人員的不懈努力,斯太爾柴油機的技術又得到了很好的消化、吸收和提高。杭發公司在中國重型汽車工業的發展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重汽“發動機”
作為中國重汽集團的全資子公司,自2006年濰柴與中國重汽分家之后,杭發公司這個此前不為人所聞的企業,用自己優質大量的發動機供應成為整個中國重汽高速發展的“發動機”。
杭發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員也表示:“目前我們的發動機產能80%都供應集團公司,去年集團公司銷量大增,我們幾乎是加班加點,許多外銷的單子都沒敢接。”
2006年,杭發公司開始從杭州市區搬遷至蕭山,為了保證對集團公司的供應,杭發公司采取了產能分批轉移、兩邊同時開工的過渡措施。一方面,在蕭山紅墾農場這片甘蔗林中新廠區加速建設;另一方面,每建好一個廠房,生產設備就同步搬遷開工,而老廠區的設備也沒有停止運轉。
因此,圍繞“生產經營和企業搬遷”兩條主線,杭發公司2006年實現產銷發動機45000臺,刷新了杭發年產發動機2004年22837臺的最高紀錄。2007年全年仍實現生產發動機58700余臺,實現銷售收入23.2億元。這也成為中國重汽對杭發公司重視的最大原因,在其20萬臺發動機產能中,杭發公司的地位無疑舉足輕重。
除了產量上的地位,在目前中國重汽的主要發動機產品中,杭發公司也參與了多項新產品的研究開發。1995年至2000年,企業進行了6108、H493發動機的開發和雙燃料發動機的研制;2001年至2004年,開發成功國內最大馬力的斯太爾重型車用柴油機,到2003年7月,有9個機型60余種配置的斯太爾柴油機通過并達到了歐2標準,率先在國內實現了斯太爾WD615柴油機達到歐2排放標準的系列化。
杭發還籌措近一個億的資金,與國外著名公司合作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WD615歐3發動機,取得了積極的成效。2007年,在中國重汽集團的主導之下,先后又成功開發了12L發動機和共軌國3發動機,還有填補了國內空白的電控EGR國3發動機的成功開發。
“集團公司在章丘的發動機基地,我們也參與了建設,許多技術人員過去參與創建,有些還留在了章丘。”根據這位工作人員的介紹,在中國重汽的整體發動機產能規劃中,杭發公司的角色顯然不止一個生產廠這么簡單。
2008年,杭發公司的年產銷目標是確保8.1萬臺,力爭9萬臺;確保銷售收入36億元,力爭40億元。1至6月份,已經累計產銷發動機接近4萬臺;而根據中國重汽的“十一五”規劃,杭發公司要到2010年實現產銷發動機10萬臺,銷售收入50億元。
這樣的數據已經足夠與全國各個發動機廠相媲美,而一位參與了搬遷建設的杭發公司員工告訴記者,“現在廠區西邊的那片地就是留給我們的,將來在那里將實現12萬臺的產能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