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_99re国产视频_国产经典视频一区_网站在线观看你懂的

熱門關鍵詞:

中國重汽七年半躍居全球五大重卡制造商

時間:2008/7/18 17:21:28來源:第一商用車網作者:第一商用車網責編:0條評論

 

  日前,中國重汽憑借最新研發的廢氣再循環發動機(EGR)國3產品獲“進京證”,在“足足有一本字典厚”的產品目錄上又添上精彩的一筆。然而在重組前,中國重汽的產品目錄“用A4紙打印出來只要三張紙”。七年半的時間,靠著自主創新,中國重汽從瀕臨破產的困難戶躍居全球五大重卡制造商之列。 

新車型獲“進京證” 

  中國重汽集團5個電控EGR車型近日獲得北京市環保公告,而北京市對重型卡車的排放審定要高于國家發改委的審定標準。今年7月1日開始,國家隊新掛牌的重型汽車提高排放標準至國3。中國重汽今年成功開發了填補國內空白的電控EGR發動機,完全符合國3排放標準,從而成為唯一經發改委批準配置EGR發動機的整車企業。 

  “從5月初至今,中國重汽銷售的EGR重型卡車已超過1000輛,在2008年上半年產銷汽車已經超過了7萬輛。”據中國重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馬純濟介紹,1960年4月,中國重汽成功試制出我國第一輛重型汽車黃河牌JN150型8噸載貨汽車,結束了中國不能生產重型汽車的歷史。在2007年,實現銷售10萬輛,重卡產銷量居全國行業之首,進入全球五大重卡制造商之列。 

  然而,在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過程中,中國重汽一度成為瀕臨破產的困難戶。1999年,中國重汽嚴重資不抵債,賬面虧損83億元,實際虧損近百億元,拖欠職工工資長達13個月。 

創新,先從“看家寶”下手 

  在中國重汽2001年重組前,中國重汽對于自己掌握的“看家寶”斯太爾技術一直是“頂禮膜拜”,重汽的技術人員“甚至連斯太爾車型的一個零件都不敢改動。” 

  2001年原來的中國重汽重組一分為三,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在濟南成立。之后,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中國重汽認識到,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就不可能有強大的核心競爭力。從對斯太爾技術的“奉若神明”到二次消化吸收,重汽逐步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創新之路。 

  在剛投入不久的重汽章丘工業園,450米長的重卡裝配線上,33個工位一片忙碌,平均每6分鐘一輛嶄新的重卡就駛下生產線。這是目前亞洲最長的重卡裝配線,生產車型完全符合7月1日開始實行的國3排放標準。目前,重汽已形成日產500輛整車、年產20萬臺發動機、橋箱46萬根的生產能力。現在一個月就超過重組前一年的產銷量。 

從三張紙到一本字典 

  2003年,重汽開發出了斯太爾王重卡,第二年就實現了1.5萬輛的銷量;2006年,重汽研發出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豪濼系列重卡,2007年這一系列產品產銷突破六萬輛,成為市場上最受歡迎的重卡,被業內稱為“HOWO(豪濼)奇跡”。重組前,重汽產品只有一個系列78種車型,“產品目錄打印出來只有3頁紙”;重組后,他們開發出了豪濼、斯太爾王、金王子等九大系列2700多個車型,成為我國重卡行業驅動形式和功率覆蓋最全的企業,“產品目錄足足有一本字典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