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3按期實施 商用車企業不堪重負醞釀提價
一家汽車企業負責人表示,國3排放標準使得企業的加裝改造成本增加,加上鋼材價格上漲,企業的盈利空間越來越小。 從昨日起,按照國家環保部門要求,國Ⅱ標準的汽車和柴油車已經禁止銷售和掛牌,全國開始執行國3排放標準。由于北京、廣州等地早已開始實施該政策,多數汽車企業對技術升級有充分準備,但對于一些自主品牌和商用車企業來說,由于技術升級帶來的成本上升仍然是個不小的考驗,商用車企業更是已經醞釀漲價。 記者從國內各汽車企業獲悉,大多數車企對于車型環保升級早有準備,一汽大眾、長安福特等乘用車合資企業早已將國3甚至國4車型運往全國各地經銷商店銷售。奇瑞、華晨、比亞迪等自主品牌也早已具備國3車型的生產能力,不少車型已經登上環保部門的達標目錄。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相關人士透露,絕大多數車企在車型的生產技術上達到目前的環保要求。但記者也了解到,仍有一些自主品牌汽車企業面臨大量國2庫存車等待銷售的局面。南方某汽車企業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國3排放標準使得企業的加裝改造成本增加,加上鋼材價格上漲,企業的盈利空間越來越小。 而據記者昨日了解,長春、江西等地并沒有立即實施國3排放。根據當地媒體報道,對于原本環保要求比較低的城市,當地車輛管理部門可根據情況自行決定實施國Ⅲ排放標準的具體時間。這對于那些技術升級比較緩慢的汽車企業來說,也許可以稍微緩口氣。 相比乘用車企業,成本消化能力較弱的商用車企業則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一位業內人士坦言,因年初鋼材等成本價格上調,現在有的商用車企業已經不堪重負。 一位輕卡商用車制造商則告訴記者,從國2升級到國3,一輛車的成本要增加萬元以上,國內的低端輕卡大多是國2標準,價格在7萬~8萬元,成本一旦大幅漲價,這些低端輕卡企業將可能被迫退市。 一汽解放的負責人也認為,商用車國3排放標準實施之后,每輛重卡的成本至少上漲2萬元左右。另外,中國重汽已經公開表態,不排除重卡繼續漲價的可能。 業內專家表示,商用車企業在經歷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后,企業已沒有能力完全消化掉排放升級所帶來的成本壓力,商用車的漲價趨勢在所難免。 全國商用車市場已經出現環比下滑,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5月份全國貨車產銷15.99萬輛和15.82萬輛,環比下降18.76%和18.37%。 由于兩年前就已經決定在全國實施國3排放標準,大多數乘用車廠商已經具備了生產國3車型的能力,因此在車型的生產技術上已經不存在壁壘。但是部分自主品牌和商用車仍然是國3標準的“重災區”。還有不少的庫存國2車未銷售出去。這部分車型在國3標準全面實施之后的前景仍然不容樂觀。 低端的自主乘用車、皮卡和重卡市場是國3標準的“困難戶”。不少廠家的高層正在通過種種手段,和各地政府協商爭取延期執行國3大限。“我們正在和地方政府協商,爭取國3的實施延期3個月。”昨天,一家大型的商用車公司銷售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爭取把上半年的庫存全部消化完畢。” 自主品牌已積壓不少沒有達標新車的廠家也在“各顯神通”。在寧夏、貴州、河北、遼寧、四川等地區,不少經銷商手里還在銷售國2車型,且有經銷商表示,如果要把庫存車消化掉,至少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提前通過環保檢驗是這些經銷商普遍采取的方法,通過檢驗后的車在7月1日后仍然可以銷售。 此外,一些廠家實施乾坤挪移,在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尋找政策空當來消化國2庫存。中部地區的一家汽車公司,把目前積壓的接近2000輛國2汽車集中運往西部地區,“我們先通過這些省份部分地區的政策許可,來爭取半年左右的緩沖期,消化完這些庫存。”而據了解,在考慮到地方稅收,保證經濟發展的前提下,某些地區會為這些不達標車型大開綠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