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提出關于災區公路恢復重建初步規劃
用三年時間基本恢復,再用五年時間全面發展提高,全面恢復交通基礎設施,貫通、改造和提高國省干線,加密路網,打通斷頭路,增加縣際通道,有效構成迂回,前面加大恢復通鄉通村公路。實現主要公路的技術狀況顯著改善,抗災能力顯著增強,災區公路網服務水平顯著提高,運輸保障能力顯著提升。
記者從交通運輸部了解到,四川汶川地震災區公路恢復重建將以國省干線公路為重點,適當增補一些迂回路線,加密路網,同時考慮通鄉和通村公路,打通縣際斷頭路,增加縣際通道,提高區域路網的機動性,建設應急交通通信指揮系統。災區國省干線公路3年基本恢復,并力爭實現“十一五”規劃原定目標。8年全面恢復,并適當提高公路技術水平,縣和鄉鎮出口公路通暢,具備條件的鄉鎮通瀝青(水泥)路、建制村通公路。
據悉,交通運輸部已成立四川汶川地震災區公路恢復重建規劃工作領導小組,全面領導規劃編制工作,并已由部規劃司主要負責同志帶隊,分為4個調研組,赴四川汶川地震災區進行了現場調研。調研組對受災嚴重的汶川縣、什邡市、都江堰市、茂縣、北川縣、青川縣、小金縣、黑水縣、寶興縣等17個災害極重縣的國省干線公路以及通往受災嚴重的紅白鎮、漢旺鎮、銀場溝、龍門山鎮等地的縣道和鄉道的受災情況進行了詳細的實地踏勘調查,累計行程約5000公里。
據介紹,5.12四川汶川地震公路受災的主要特征是,受災公路規模大、災害種類多、涉及面廣、破壞程度深、公路資產損失大、恢復重建難度高。災區公路沿線絕大部分屬于侵蝕剝蝕的高、中山和峽谷地貌,地形切割較深,巖層破碎,風化十分強烈,山體邊坡陡峭。受地質構造的長期強烈擠壓作用,巖層處在強烈應力狀態,山體邊坡一般處于極限平衡狀態,一旦受外力作用,大部分易垮塌,這也給災后重建帶來極大困難。特別是在大面積山體崩塌、形成堰塞湖的路段,恢復的工程量巨大、工程難度大、工程風險高,需要結合堰塞湖等的處治方案,考慮局部改線或重新選線方案。
在災后公路重建標準和技術方案的選擇、特殊工程的處理上要結合災區實際情況具有針對性(拱橋不適宜高地震烈度地區);合理把握技術標準,反對采用與環境條件和社會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的高標準。另外,為了更好的適應災區復雜的地質情況,滿足更長遠的使用要求,保證路網安全,增強災區應對地震等突發性重大自然災害的交通保障能力,恢復重建規劃要考慮適當增補一些迂回路線,加密路網,并擇機打通縣與縣之間的斷頭路段以及相鄰縣的鄉與鄉之間的斷頭路,增加縣城和鄉鎮的迂回通道,提高區域路網的機動性。同時,在新辟路線時,應慎重廢棄老路,能保留的應盡可能保留,并列入管養計劃。
因此,災區公路恢復重建將堅持以人為本,尊重科學,尊重自然,充分考慮資源環境條件和承載能力,提高交通設施抗災能力和應急保障能力;堅持統籌兼顧,交通重建規劃與災區未來工業化、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相協調。恢復重建規劃將分為近三年(2008-2010年)和后五年(2011-2015年),近三年以恢復重建為主,到2010年,災區國省干線公路全部貫通并基本恢復到震前水平,縣和鄉鎮出口公路通暢,具備條件的鄉鎮通瀝青(水泥)路、建制村通公路,力爭實現“十一五”規劃原定目標。后五年以發展提高為主,到2015年,災區公路網進一步完善,基本適應城鎮發展和新農村建設需要,主要公路的技術狀況得到顯著改善,災區公路網的服務水平和運輸保障能力全面提高。力爭用8年時間,全面恢復和適當提高災區公路技術狀況和服務水平。
交通運輸部有關人士介紹,對地震多發帶等復雜地質地區,今后要高度重視災區地質環境的復雜性,高度重視地質環境對規劃、設計和建設的影響,把對地質因素的考慮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上來,在建設方案選擇上要盡可能減輕對現有地形、地質的擾動和破壞,最大限度提高公路建設和后期運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切實提高抗災能力。
災區公路恢復重建將按照以下四個原則進行。
一是先通后暢,近遠期結合。近期全力搶通、保通,突擊打通災區對外主要出口公路和影響暢通的關鍵瓶頸路段,力保國省干線公路暢通,保障救災和災區重建的運輸需要,同時抓緊啟動一批具備條件的公路恢復與重建項目。遠期根據災區重建規劃,選擇適宜的技術標準和建設方案,全面恢復改善災區公路功能、技術狀況和服務水平,全面提高抗災和交通保障能力。
二是恢復為主、新建為輔。根據實地踏勘的情況,充分利用原有的公路和設施,清理塌方、落石,補強路基,修復、加固受損結構和設施。局部有大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嚴重地質病害路段,可考慮局部改線或另辟新線。在新辟路線時,慎重廢棄老路,能保留的盡可能保留,并列入管養計劃。
三是重視地質、科學決策。高度重視災區地質環境的復雜性,在建設方案和技術標準選擇上科學合理,盡可能減輕對山體的擾動,最大限度提高公路建設和后期運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標準和技術方案的選擇、特殊工程的處理上結合災區實際情況,合理把握技術標準,切實提高公路抗災能力。
四是突出重點、統籌協調。恢復重建以國省干線公路為重點,同時考慮通鄉和通村公路,兼顧高速公路的修復。要完善路網,打通縣與縣之間和相鄰縣的鄉與鄉之間的斷頭路,提供必要的迂回路線,提高交通保障能力。同時考慮災區市縣鄉汽車站的恢復重建,全面恢復公共客運服務。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10日12時,汶川地震已造成四川、甘肅、陜西、重慶、云南、湖北、河南等省市受損高速公路19條,國省干線公路159條,農村公路7605條,損毀公路里程47277公里,毀壞橋梁5560座,毀壞隧道110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