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_99re国产视频_国产经典视频一区_网站在线观看你懂的

熱門關鍵詞:

俄羅斯汽車市場發展現狀

時間:2008/6/2 9:07:44來源:第一商用車網作者:第一商用車網責編:0條評論

 

1.俄已完成現代汽車產業基地的初步布局 

  為保護和發展民族汽車產業,2002年以來俄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制訂《2002-2010年汽車工業發展綱要》,提高進口新車及二手車的關稅,對嚴重沖擊國內市場的二手車與進口汽車做出標準。之后又制訂了《2005-2008年汽車工業中期發展規劃》及優先任務實施計劃,充分利用國家調控手段,幫助汽車廠商發展生產,促進市場營銷。2005-2006年,俄又連續出臺了有關在俄進行汽車“工業組裝”的№166、№566、№839三個文件,把國內外汽車生產商在“工業組裝”框架內簽訂投資生產協議作為國家發展汽車工業的優先方向和基本方式,政策取向從以往對本土汽車企業的保護向對汽車合資企業的優惠調整,以逐步實現俄產汽車對進口汽車的替代。2005年在原《技術調節法》的基礎上通過歷史上第一部專門的技術規范《汽車有害(污染)物質排放要求》,擬停止出售低于歐2標準的汽車。截至到2007年11月,在166號文件框架內,俄與國內和國外汽車生產商共簽署了24個工業組裝協議和12個汽車零配件生產供應協議,國際知名汽車品牌相繼在列寧格勒州、卡盧加州、薩馬拉和韃靼斯坦等地建廠。俄簽署工業組裝協議最后期限延長至2007年11月15日,在可預見未來,將不再簽署新的工業組裝協議。根據這些協議,到2012年,俄將引65億美元投資,生產150萬輛汽車,創造5.5萬個就業崗位。可以認為,俄打造現代汽車產業基地的布局任務已初步完成。 

2.汽車市場連續保持快速增長 

  俄政府的上述政策刺激和帶動了國內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汽車生產銷售連續保持快速增長,汽車工業對整體工業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高。從生產看,在保持前幾年快速增長勢頭的基礎上,2007年,俄共生產汽車166.7萬輛,同比增長10.6%。從車型構成看,小轎車占75%以上,卡車占17%,客車占5%。但各細分市場發展并不平衡。從數量上看,小轎車增長最快,卡車生產與2006年持平。 

  通過本地化生產和進口,近年來,國外品牌迅速成為小轎車細分市場的中間力量,平均每兩個月就有5個以上的新款型上市。2006年,國外品牌汽車在俄銷售首次超過俄國產汽車,在新車市場占據主導地位,2007年繼續保持了這一態勢。從銷售看,在所售出的278.2萬輛小轎車中(價值534億美元),國產轎車75.2萬輛(價值61.6億美元),國外品牌新車165萬輛(價值404億美元),二手進口車38萬輛(價值68億美元)。按實物量表示,2007年汽車市場同比增長35.5%,按價值量表示同比增長57.3%。其中,國產汽車的市場份額下降到27%,國外品牌新車份額上升到59%,二手進口車保持在2006年14%的水平。國產車中,拉達品牌名列第一,占24.4%,國外品牌中雪佛萊排第一位,占6.8%。預計2008年俄汽車市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但增速會相對放緩,降至20%-25%。在西歐、美國和日本市場增長停滯的背景下,這仍不失為一向好指標。目前,新車銷售增長速度超過俄羅斯的只有中國,若保持現有的發展趨勢,2008-2009年,俄將超過德國成為歐洲第一大汽車市場。分析家指出,今天對所有的汽車生產商來說,俄羅斯都是一個優先發展的市場。 

3.汽車銷售市場出現高檔化趨勢 

  近年來,隨著居民收入的增加以及獲取銀行貸款日益便捷,俄居民消費需求重心向高檔化轉移,形成了對高價位車的穩定需求,進而帶動汽車市場供銷結構變化,出現了銷售高檔化趨勢。據俄汽車統計協會的數據,2003年,價位在1萬美元以下的汽車在新車銷售量中占比為85%。到2007年,該比重下降至26%,其在銷售額中占比更少,僅為10.4%。價位在1-2萬美元的汽車在五年前(2003年)的市場占有率還不足8%(8.47萬輛),在經過了有序的增長(2004年-15.5%、2005年-22.8%、2006年-31.1%)后,目前的市場占有率已名列第一(2007年的市場占有率為43.9%,突破100萬輛)。預期2008年價位在1-2萬美元的汽車將占據俄羅斯汽車市場半數以上,因此大部分以前定位于此類汽車的汽車生產商現在都轉向了更高價汽車的生產,甚至連俄羅斯國內汽車工業產品也計劃轉向1萬美元以上的產品。 

4.汽車信貸成為汽車市場主要推動力量 

  近年來,新款小轎車銷售之所以快速增長與汽車信貸的快速發展密不可分。1998年金融危機之后,汽車貸款在俄迅速發展,提供貸款的銀行從最初的不到十家發展到今天的近百家,一些在俄進行工業組裝的汽車生產商通過國內銀行在俄開展汽車貸款以帶動銷售。根據俄汽車統計協會數據,截至到2006年,貸款購車數量已從2002年的7萬輛上升到75萬輛,貸款總額從6.5億美元上升到90億美元。2006年貸款購車的數量占汽車銷售總量的40%以上, 2007年達到48%,每100輛車中有48輛是通過貸款購買,平均貸款額接近1.5萬美元。由于信貸資金的流入,貸款利率的逐年降低和貸款期限的延長,汽車銷售流程越來越簡捷。預計在高檔車消費方面,汽車貸款仍將是重要推動力量。 

5.商用車市場仍以俄國產車為主 

  目前,俄大型汽車生產骨干企業共有7家,其中中、重型卡車生產企業有4家,分別是卡馬(КАМАЗ)、利哈喬夫(ЗИЛ)、高爾基(ГАЗ)和烏拉爾(УАЗ)汽車公司。與乘用車相比,俄國產車在商用車特別是卡車市場仍占主導地位。2007年,俄共銷售12噸以上重卡12.8876臺,同比增長42%,其中52%為俄國內和獨聯體國家生產,16%為進口新車,22%為進口二手車。 

  在進口車中仍以歐洲品牌為主。2007年,歐洲品牌卡車在俄銷售同比增長1倍,從9072輛增加到19464輛,其中斯堪尼亞(Scania)銷量達5337輛,同比增長89%,但在重卡銷售總量中占比從31.1%下降到27.42%。沃爾沃(Volvo)銷量同比增長93%,占比從25.7%下降到23.16%。曼牌(MAN)重卡銷量同比增長189%,占比從16.1%增加到21.68%。依維柯(Iveco)銷量2018輛,占比10.37%,奔馳(MB)銷量1593輛,占比8.18%,雷諾(Renault)銷量1156輛,占比5.94%,達夫(DAF)507輛,占比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