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將帶動二手車市
從1992年的100萬輛到2000年的200萬輛,我國汽車市場用了8年時間跨過100萬輛這道坎兒。此后,受到加入WTO的影響,我國車市在2000-2003年間,進入了第一個令人狂喜的“井噴”期。中國汽車產銷量,幾以每年遞增百萬的速度向上攀升。尤其到了2007年,中國汽車年產銷規模雙雙突破870萬輛,2008年更是牛氣十足地喊出“沖破1000萬輛”的壯志豪言。
伴隨著國內車市的高歌猛進,我國二手車市場也逐漸開始“顯山露水”。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1-12月份,二手車總銷量為265.76萬輛,同比增長27.88%。其中轎車129.53萬輛,同比增長44.46%;客車64.45萬輛,同比增長27.45%;貨車45.54萬輛,同比增長17.12%。
二手車交易量不知不覺中已經有了大幅提高,高得似乎有點出乎我們的意料。
迎來“開門紅”
面對2007年二手車市場的高漲態勢,業內人士預計:2008年很可能是我國二手車市場的第一個“井噴”年,也勢必成為中國二手車發展史上的一道分水嶺。
新年過后,新車市場逐漸進入淡季。但二手車市場卻依然保持了一股一往無前的沖勁兒,繼續行情走俏,迎來了又一波的銷售熱潮。據記者了解,北京、河南、廣東、黑龍江等地的節后市場二手車需求很大,庫存量驟減,大部分車型價格保持穩定,也有一小部分車型調整了價格。
對此,記者特別采訪了有關專家。他們認為今年1-2月份南方地區連降大雪對當地交通造成了惡劣影響,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節前二手車市場的正常交易。而且,二手車的“年齡”在新春后又增加了“一歲”,評估時價格會略有下降,其受到消費者歡迎也是意料中事。
這些年來,我國機動車保有量大幅度上升,人們買車、換車的頻率逐漸加快,這就直接帶動二手車市場持續紅火。但是,也有專家提醒消費者,盡管1、2月份二手車市欣欣向榮,可在進入3月中旬后,國內汽車市場將迎來一批新車上市,這無疑會加劇市場競爭,其結果必然迫使老車型采取降價銷售,這也難免間接波及到二手車市場。
當然,對于賣家來說,當前二手車市場處在交易旺季,此時出售舊車,不僅價格討巧,成交幾率也更大。
事實上,在與新車的一輪輪博弈中,二手車的實力正在一步步增強。據統計,國外發達國家的二手車和新車銷量比約為7:3。而在我國,二者之間的比例也在不斷縮小。到去年年底時,我國二手車與新車之比已近1:3,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表現更是搶眼。
二手車也“品牌”
雖然我國的二手車市場得到了很大發展,但畢竟只是剛剛起步,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二手車的銷售渠道十分多元,生產廠家、汽車經銷商、拍賣行、經紀公司、個人等都可以進行二手車業務。二手車市場在不斷擴大,業務量在持續上升,如何有序規范二手車市場的交易行為非常重要。
對此,業內專家認為,我國二手車市場要謀求長遠發展,需要政府、汽車企業、經銷商等多方通力協作,有關部門須加強法規監管,為消費者營造誠信、公開的消費環境。
國家為規范二手車交易秩序,在2005年和2006年先后出臺了《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和《二手車交易規范》,對二手車的收購、銷售、經紀、拍賣、直接交易、交易市場的服務與管理等方面工作起到監管作用,但其仍不成熟,消費者的顧慮和擔心猶在。
與此同時,國內眾多生產廠家也意識到問題癥結所在,繼上海通用推出“誠新二手車”這一國內首個二手車品牌以來,一汽大眾、上海大眾、東風悅達起亞、一汽豐田、東風雪鐵龍、廣州本田、奇瑞等廠家都紛紛推出二手車品牌,全面開展二手車置換業務。作為二手車市場的生力軍,品牌二手車豐富了銷售渠道,更以正規、可靠的品牌信賴,規范了二手車市場的交易秩序。品牌二手車,無疑為那些猶疑不決的潛在用戶另辟蹊徑,加速完成了他們的汽車夢想。
據介紹,品牌二手車的業務內容非常廣泛,包括二手車置換、認證和銷售業務,提供專業的驗車、整修標準和統一的認證程序,為二手車交易創設規范的業務流程。具體的營銷環節除包括收購、檢測、評估、認證、翻新、銷售外,以舊換新、以舊換舊、售后服務、備件銷售等業務也在逐一展開。
然而,同任何新事物的成長需要歷練一樣,品牌二手車由于客觀條件的制約,目前仍處在成長階段。國內開展品牌二手車業務的汽車制造企業有限,有條件開展相關業務的4S店更是不多,具備二手車業務經驗的專門經營、管理人才更是缺乏,其他諸如現行稅收標準不一致、個別地區不允許汽車品牌經銷商經營二手車業務等不利因素依舊存在,它們就像一道道無形的枷鎖捆綁住品牌二手車向前邁進的步伐,使它無法于市場上大展拳腳。
另外,一些消費者對于品牌二手車認可度很低,甚至有消費者坦言“從來沒有聽說過”這項業務。
標準是問題?
品牌二手車的業務推廣遭遇瓶頸,現下一些頑疾之處還無法徹底解決。在一家門戶網站的調查中,可以接受二手車的人占到80%,第一次購車會買二手車的人卻只有區區10%,反差之大,令人瞠目。可這也直接反映了二手車市場面臨的最根本挑戰。一直糾結在人們內心深處的,那份對二手車質量和價格的擔憂,從未隨風而逝。誠信,讓中國二手車的市場發展猶如戴著鐐銬舞蹈一般。
二手車交易,很難像購買新車一樣簡捷,它的評估標準始終是關注、爭論的焦點,一些消費者不止一次強烈呼吁統一標準的盡快出臺。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汽車后市場研究所所長陳榮章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二手車統一鑒定評估標準一定要出,這關系到二手車交易量是否能進一步增加。但在統一標準制定過程中必須分清主次,抓住關鍵。統一標準應由政府相關部門制定,并有廠家支持、二手車經營者遵守、消費者認可。在標準制定過程中,要抓住車輛安全性這個關鍵因素。
對此,領君國際高洪波卻認為,用統一標準估算車價很難實現,二手車價格除與車況有關外,市場行情對其影響也非常大。目前我國二手車交易量較低,交易量大的車型非常集中,這讓統一鑒定、評估標準的制定遇到不少阻礙。另外,統一標準出臺后如何樹立公信力也是個大問題。
一位老車主不無憂慮地說:根據車輛行駛里程、保養程度、性能等車況進行綜合檢測后評估出的價格是二手車交易的參考價格,消費者和經銷商雙方都很關心它。但現在的實際操作中,二手車價值的評估是否要做,由哪些機構、哪些人員去做,具體怎樣操作等始終都是霧里看花,這直接造成極大一批準二手車用戶放棄購車或直接轉投新車市場。
當然,有關二手車評估方面的問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等機構正在開展二手車鑒定評估師的培訓與鑒定工作。可由于評估師人數有限,相對二手車業務的高速發展,幾乎呈杯水車薪態勢。評估人才的缺乏,也成為二手車市場發展的桎梏。
看上去很美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在應對眾多難題時,我們不妨借鑒歐美國家的先進經驗。在歐美發達國家的汽車市場上,越是汽車發達的國家和地區,二手車市場就越活躍。其汽車報廢周期平均為8-12年,汽車更新周期平均不到4年,因此二手車交易量非常巨大,這與新車市場形成強有力的互補,極大推動著整個車市的發展。
據了解,美國、德國、瑞士、日本和英國等國家的二手車年銷量分別是新車的3.5、2、2、1.4、3.5倍,這與我國舊車交易量形成鮮明對比,也從側面反映出國內二手車市場的發展前景“看上去很美”。
目前我國汽車年產銷量已經穩居世界前三,二手車市場發展潛力毋庸置疑。
近日的一項調查也證明了上述說法。現在有40.3%被調查者認為車輛在使用到第5年時為最佳的換車時機,71.2%的被調查者將換車周期鎖定在3至5年內。以國內2002年、2003年出現井噴行情進行推測,國產與進口新車共計約799萬輛將在今年進入更新期,2008年將啟動一個新的換車高峰期。
未來幾年內,我國二手車市場將呈現爆發趨勢,幾年前車市的“高開高走”將為二手車春天的到來吹起東風。如果再考慮到當下的經濟大環境,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首次超過GDP增長率這一事實,擴大內需變成可能。今后一段時期,汽車市場將繼續快速增長,同時帶動二手車市場持續走高。
盡管眼前來看,二手車市場還有諸多不如意,但隨著二手車流通政策法規的不斷完善,二手車交易環境的全方位改觀,我國二手車市場必將迎來大發展時期,也許“井噴”行情已然蓄勢待發。到那時,中國商用車市場的發展之舞,也將更輕盈更美妙。
【小貼士】買二手車勿忘辦理車險過戶
在辦理二手車交易手續中,車險過戶往往被人忽略,這也帶給車主不小的麻煩。為此,專家提醒:無論是在何處買得二手車,都請勿忘車險過戶這一程序。根據《保險法》相關規定,二手車過戶后,車險如果不及時辦理過戶手續,保險公司有權利拒絕理賠。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車過戶時其他相應的保險保單也應及時“過戶”,才能繼續發揮效力,否則新車主不能享受保險的權益。雖然車輛的戶籍過戶與保險過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要同期進行。在保險有效期內,保險車輛轉賣、轉讓、贈送他人、變更用途或增加危險程度,被保險人應當書面通知保險公司并申請辦理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