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公交加入奧運用車“博弈”
為了迎接奧運,各個奧運舉辦城市紛紛進行公交車的“大換血”工作。其中,丹東黃海頻繁在各奧運舉辦城市奪得大單,為行業所矚目。業內人士稱:丹東黃海通過與奧運舉辦及相關城市的“合作”,實現了其服務奧運的精神;通過 “服務”奧運,又較好地實現了品牌在國際市場的推廣。
在中國大力發展公交系統的形式下,眾多城市將“奧運公交”當作首要標志,并以北京奧運公交的建設為榜樣,大力提升城市形象。據了解,北京對奧運公交的采購執行嚴格的技術等標準。對于客車行業來說,公交的奧運競標活動是一場技術與實力比拼的博弈站。而業內企業面對“奧運”,紛紛摩拳擦掌,欲想分享奧運這塊大“蛋糕”。
據悉,丹東黃海在2004年專門成立了北京奧運用車項目組,并命名為“BOB”(BeiJing Olympics Bus)項目。集全廠之力,把產品從設計、制造及服務都進行了全面的提升;宇通早在2002年,就專門成立一個項目團隊,目的是爭取北京奧運公交車市場的機會;金龍很早就設計出能夠充分滿足奧運公交車需求的“專家級”公交車型;可以說國內有實力的廠家幾乎全部參加了這場爭奪奧運用車的博弈。
事實證明,奧運公交是企業與奧運經濟“親密接觸”的“交點”,借此不但能夠使企業實現價值的增值與裂變,而且對于企業尋求品牌的海外擴張也構筑了有力地條件。因此,奧運公交作為客車行業的“羹湯”,競爭相當激烈。而作為奧運公交的杰出“代表”,黃海客車在北京公交集團的奧運車輛招標中除集團內所屬客車廠外,連續三年獲得第一名,累積銷售客車超過3000輛,在成為北京奧運用車的第一大品牌之際,也成為人們心中“奧運公交”的代名詞。其在業內優秀的表現也贏得行業的一致贊譽與敬佩。
“黃海客車參加奧運城市公交的競標活動,寄希望于奧運經濟這一平臺而走向世界。”黃海的高層負責人說,“作為奧運會舉辦城市,北京將是全世界關注的焦點。黃海作為奧運公交的最大供應商,希望可以為奧運交通盡一份力,同時,希望能夠在各國面前推廣黃海這一民族客車的領導品牌,搭建民族品牌走向國際的橋梁。”據悉,黃海客車因產品造型先進、可靠性高等優點,主要用于長安街、二環、三環等主要街道上。
據了解,在青島、天津以及上海的奧運公交的競標過程中,黃海頗受青睞。作為2008北京奧運會的協辦城市,青島將承辦2008年奧運會的帆船、帆板比賽項目。青島在2007年的奧運用車招標活動中,僅有黃海和申沃兩家企業中標。其中丹東黃海拿下大型高檔公交車的單子。在奧運足球的分賽場——天津,黃海客車已拿到400多輛訂單,被指定為天津市主導車型。2007年丹東黃海在上海公交車招標中也實現200輛公交車的銷售,成為除上海本地企業外銷量最大的企業。
有關專家分析:實力派企業如黃海借力與奧運經濟掛鉤,以服務實現自身品牌的增值,這對品牌謀求海外市場的擴張有積極的引導作用。在此過程中,企業能夠跨越“招標”的技術等“門檻”,足以證明企業在制造與技術等方面的雄厚實力。專家認為,在奧運市場的利用以及尋求國際發展的探索方面,中國客車行業的做法值得其他行業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