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商用車網 原創】
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重卡市場延續了去年下半年的良好表現,1-6月累計實銷突破萬輛,幾乎與去年全年銷量持平,同比大增491%,成為重卡市場乃至整個商用車市場中最表現最搶眼的細分領域。
進入下半年,新能源重卡市場能否延續上半年快速增長的勢頭?7月份銷量增幅能達到多少?哪個重卡品牌能摘得月銷量榜冠軍?請看第一商用車網的分析報道。
7月實銷1443輛同比增長114% 環比下降41%
根據第一商用車網掌握的最新數據,2022年7月份,國內新能源重卡市場共計銷售1443輛(交強險終端銷量口徑,不含出口和軍車,下同),環比6月份下滑41%,同比繼續增長,增幅達到114%,增幅較上月(500%)大幅縮窄。單看銷量,今年7月份新能源重卡1443輛的銷量較6月份足足少了1000輛,第一商用車網分析認為,5、6兩月新能源重卡市場連續實現環比增長,有一部分銷量是來自之前受疫情影響未能如期交付(上牌)的訂單延遲釋放;7月份銷量較6月份下滑明顯,說明前期被壓抑的訂單基本得以釋放,7月份的市場也基本回歸正常。實際上,7月份1443輛的表現雖較前兩月有所下滑,但也并不算差,算是一個中規中矩的表現。
上圖可見,除了2019年6月份(注:2019年6月新能源重卡增量主要來自深圳采購的純電動泥頭車(自卸車)集中上牌),代表2022年的紅色線條始終位于代表前三年任何一種顏色的上方,無論是哪個月,與前幾年同期銷量表現相比,都高出一大截。上圖還可見,2021年以來,尤其是下半年,新能源重卡市場始終呈現出不斷向好的發展趨勢。上圖還可見,相比2021年的一路走高,2022年新能源重卡市場開始有了明顯的起伏,這也是一個新興市場走向成熟的必要條件和必經之路。
2022年,燃油和燃氣重卡終端需求持續乏力,加上疫情影響,今年前7個月,重卡市場終端實銷平均下來還不足4萬輛/月,1-6月新能源重卡在重卡終端銷量占比分別達到7.5%、3%、2.9%、3.3%、4.2%和5%;7月份,新能源重卡在重卡終端銷量占比較前兩月有所縮窄,僅有3.9%。今年1-7月,新能源重卡累計銷量達到1.16萬輛,比去年全年銷量還多出千余輛,同比增長385%,在重卡終端銷量占比達到4.2%,這是一個在一年前根本不敢想象的數字,雖然今年重卡市場鐵定達不到百萬輛規模,4.2%也是一個足夠令人振奮的數字。
2022年1-7月,全國已有29個省(市、區)有新能源重卡掛牌上路,但區域分布并不均衡。河北、河南、山西、湖南、上海、內蒙古、四川、山東、廣東、江蘇、湖北、安徽、浙江、新疆、天津、北京等16省(市、區)新能源重卡上牌量已超過200輛,其中河北一省就有超4000輛新能源重卡上牌;唐山、石家莊、邯鄲、上海、長沙、鄭州、成都、包頭、秦皇島、太原、馬鞍山、深圳、臨汾、天津、北京、武漢、邢臺等27個城市新能源重卡上牌量超百輛,其中唐山上牌量已接近2000輛,今年1-7月全國上牌的新能源重卡有17.2%掛的是唐山的“冀B”牌;石家莊、邯鄲、上海、長沙和鄭州等城市今年1-7月新能源重卡上牌量也超500輛,在1-7月新能源重卡上牌量前15城市(上牌量超200輛)中,河北省占了4個。
值得一提的是,1-5月新能源重卡上牌量前12城市(上牌量超150輛)中,河北一省就占了6個;6月份過后,邢臺和滄州這兩個5月過后還排在上牌量前12的城市均被擠出了上牌量前15,7月過后邢臺和滄州累計上牌量進一步下滑至第17和第18位。從這個角度也不難看出,不只是河北,各地新能源重卡推進的步伐都在加快,四川和內蒙兩省(區)7月份新能源上牌量均超百輛,山西和上海7月份也有接近百輛的上牌量。
純電動占比接近95% 燃料電池再次“啞火”
從燃料種類看,今年1-7月新能源重卡技術路線仍以純電動(包括換電式純電動)為主,下圖所示,今年1-7月,新能源重卡中純電動車型的占比達到94.15%,相比上年同期的84.57%增長了9.58個百分點;燃料電池重卡和混合動力重卡在今年1-7月新能源重卡終端銷量占比分別為5.74%和0.1%。
2021年全年,燃料電池車型在新能源重卡終端銷量占比達到7.46%,今年1-7月,燃料電池重卡累計銷售664輛,同比增長89%,在前7月新能源重卡終端實銷占比為5.74%。下圖可見,今年前7個月,燃料電池重卡僅在6月份“爆發”過一次,單月勁銷418輛,7月份,燃料電池重卡銷量再次回落至百輛以下。
在國家“雙碳”戰略下,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范圍漸廣,越來越多的重卡品牌選擇進入這一細分領域。今年1-7月,在燃料電池重卡這一細分領域實現銷售已有12家企業,7月份,漢馬科技也進入這一新賽道。今年1-7月,以佛山飛馳、智藍汽車、廈門金龍和一汽解放為代表的燃料電池重卡已在太原、深圳、鄂爾多斯、北京、嘉興、佛山、榆林、上海、廣州、保定等地掛牌上路。
6家企業月銷超百輛 三一摘冠 東風/漢馬僅差8輛
7月份,三一集團以278輛,超第二名80輛的優勢蟬聯新能源重卡市場月銷量榜冠軍,這也是三一年內第三次摘得新能源重卡月銷量榜冠軍。2022年1-7月,已有4家重卡企業嘗到過新能源重卡市場月榜冠軍的滋味,這4家企業剛好是7月份銷量排行前4的企業。
7月份,新能源重卡市場有6家企業銷量破百,較6月份減少3家。今年1-7月,新能源重卡市場分別有8家、5家、7家、5家、7家、9家和6家企業月銷量超過百輛,要知道,去年1-7月,新能源重卡市場僅有漢馬科技和東風公司兩家企業嘗過月銷百輛的“滋味”。7月份,新能源重卡市場相鄰企業銷量差距并未拉開:排名2、3位的東風和漢馬科技相差僅有8輛,排名4、5位的徐工和宇通相差僅有7輛;排名5、6位的宇通和智藍汽車相差也僅有8輛;此外,陜汽和紅巖,紅巖和重汽相差均僅有2輛,排名互換隨時都在發生。
2021年全年,新能源重卡市場一共有13位百輛及以上銷量的“玩家”,而今年5月過后超百輛的“玩家”就達到了13家;7月過后,累銷超百輛“玩家”已達到15家,其中銷量排行前12的企業累計銷量均超200輛,排名前5的企業累計銷量均已超千輛,排名第6的北奔距累銷千輛也僅有一步之遙。
2022年1-7月新能源重卡企業銷量表(單位:輛)
(注:上表為新能源重卡底盤生產廠家銷量,改裝廠家銷量未單獨列出)
從增幅看,今年1-7月累計銷量前三甲的三一、徐工和漢馬科技分別同比大增1617%、857%和182%,其中三一和徐工雙雙大幅跑贏新能源重卡市場“大盤”; 此外,福田智藍汽車、上汽紅巖、佛山飛馳、重汽等企業由于去年同期銷量較小,今年前7月的增幅也非常驚人。
從市場份額看,7月過后,三一集團以累計1683輛的銷量暫列行業第一,累計份額達到14.56%,較上年同期提升了10.45個百分點;徐工以1521輛的累計銷量暫列行業第二,今年前7月累計份額為13.15%,較上年同期增長了6.49個百分點;排名3-5位的漢馬科技、東風公司和宇通集團累計銷量也超千輛,分別達到1445輛、1258輛和1108輛,累計份額分別為12.5%、10.88%和9.58%,以上也是截止到7月份,新能源重卡市場5家累計銷量超過1000輛的企業;排名6、7位的企業累銷也接近千輛,北奔和智藍汽車今年1-7月分別累計實銷新能源重卡992輛和861輛,累計份額分別為8.58%和7.45%,差距并不算大。此外,排名第10和第11位的中國重汽和佛山飛馳累計銷量差距僅有8輛,累計份額差僅有0.06%。7月過后,新能源重卡市場相鄰企業的差距仍然沒有拉開,在新能源重卡2022年的排位賽中,各家企業都還有多次迎頭趕上的機會。
2022年1-7月,新能源重卡整體市場實現385%的增長,有的企業份額提升明顯,而有的企業份額出現了下滑。第一商用車網分析認為,這種情況的出現,一方面是競爭日益激烈,新能源重卡產品銷售結構持續發生較大變化也是影響行業格局的一大因素。
2021年,新能源牽引車的市場占比逐月持續上升,全年比重達到52.91%;2022年首月,新能源牽引車在新能源重卡的占比就超過50%,達到51.6%,7月過后,新能源牽引車占比已接近60%,達到58.45%(如上圖所示),較上年同期增長6.37個百分點;另一方面,12T以上新能源重型專用車前7月占比僅有17.28%,比上年同期減少了11.23個百分點。
出現這種情況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國家“雙碳”背景下,運輸效率較高的牽引車以充換電一體化模式在礦山、鋼廠、電廠、港口等固定線路場景的商業化運營越來越成熟,落地實施的范圍也越來越廣。
牽引車7月同比上漲121% 漢馬科技年內第四次摘冠
作為2022年新能源重卡市場表現最搶眼的細分領域,新能源牽引車市場7月份交出的“成績單”為:實銷717輛,同比增長121%,與新能源重卡市場整體情況相同,7月份新能源牽引車市場增速較6月份也明顯放緩。根據第一商用車網掌握的數據,今年7月份上牌的717輛新能源牽引車在整個新能源重卡市場的占比為49.69%,這是今年新能源牽引車在新能源重卡市場的銷量占比首次低于50%。
7月份,漢馬科技摘得新能源牽引車終端實銷冠軍,其上牌量為118輛,這是漢馬科技今年第四次斬獲新能源牽引車月榜冠軍(前三次分別是1月、2月和6月);三一和東風7月份分別實銷新能源牽引車102輛和97輛,分列月榜第2、3名,銷量差距僅有5輛。此外,南京金龍與陜汽、陜汽與北奔、北奔與重汽、重汽與徐工等相鄰企業銷量差距均小于5輛,月榜排名每個月都在發生變化。
2021年,全年上牌量超百輛的新能源牽引車品牌有12家;2022年首月,這一數字就達到5家,7月過后,這個數字已達到13家,陜汽、廈門金龍等企業距離累銷百輛也相差不遠。不用懷疑,2022年新能源牽引車超百輛俱樂部成員肯定比2021年多出許多“新面孔”。
2022年1-7月新能源牽引車企業銷量表(單位:輛)
(注:上表中東風新能源牽引車銷量中包含了一部分博雷頓純電動牽引車,該品牌為最近幾年新能源重卡及工程機械市場的“新勢力”,上升勢頭較快。)
從增幅看,今年前7月新能源牽引車市場累計實銷6759輛,同比上漲444%。各家企業均實現大幅增長,由于去年同期基數較小,各家企業均是以上百、上千,甚至破萬的增幅在增長。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牽引車“參與者”數量也呈現大幅增長:2021年前7月,新能源牽引車市場僅有漢馬科技、北奔、比亞迪、東風、福田、南京金龍等16位“玩家”;2022年首月,新能源牽引車市場的“玩家”就達到14位,7月過后這個細分領域的參與者已達到22位。從參與企業的數量增長態勢,同樣不難看出行業對這個細分領域未來前景的看好,更多實力“玩家”的入場,讓今年新能源牽引車領域的競爭更為激烈,冠軍爭奪戰也越來越好看。
從市場份額看,今年1-7月,漢馬科技以累計1037輛、行業唯一破千輛的表現暫列榜首,累計份額達到15.34%;徐工新能源牽引車累銷也接近千輛,達到936輛,累計份額為13.85%;三一、智藍、北奔和上汽紅巖累計銷量也均超600輛,分列新能源牽引車市場3-6位,今年1-7月累計份額分別為11.26%、10.55%、10.33%和10.11%,是另外4家累計份額超過10%的企業;排名第7位的東風公司1-7月累計實銷新能源牽引車535輛,累計份額達到7.94%;此外,一汽解放、佛山飛馳和中國重汽累計銷量也均超200輛,這三家企業在今年1-7月新能源牽引車市場分別搶到4.32%、3.46%和3.12%的份額,相鄰企業之間的差距并不算大,8月過后的行業格局或許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2022年1-7月,新能源重卡市場和新能源牽引車市場基本延續了上年最后幾個月的良好表現,雖然7月份新能源重卡以及新能源牽引車銷量較5、6兩月均出現明顯下滑,但整體來看市場繼續向好的趨勢并不會止步。從數據上看, 2021年下半年,新能源重卡市場明顯開始“上量”,去年下半年的平均月銷量已接近1500輛,因此,接下來新能源重卡市場繼續大幅增長的難度會越來越大,而這正是新能源重卡市場接下來的看點所在。與此同時,重卡行業的大、小“玩家”在新能源這一新賽道上的拼搶越來越激烈,接下來的“比賽”只會更精彩!